☆、第 114 章

市井人家 络缤 4396 字 3个月前

看到大门上的锁头, 蔡小满愣了愣,才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走到这里,也想起来里面的人已经离开。

顾怀瑾回京城, 带着寡母也一同离去,这个房子又空了下来,只是让矮瓜家里头帮忙照看着, 平常打扫打扫,省得以后回来又难以居住。

矮瓜也跟着去了京城, 这是他自己的意愿,想要到京城瞧瞧。

虽说阳城很发达,可依然比不上天子脚下。

他想要去看看世面, 而且当惯了顾怀瑾的书童,习惯了这份工作, 离开了还真不知道做什么才好。

矮瓜的家人也非常支持他的想法, 觉得男儿志在四方, 家里头还有好几个孩子,倒也不一定每个人都拴在身边。

有矮瓜在身边伺候,蔡小满也没有那么担忧。

矮瓜自个沉迷于画画的时候, 会和外界屏蔽了。

可是只要在顾怀瑾身边当值, 就会谨记自己的责任。

顾怀瑾忙起来经常忘了吃饭睡觉, 必须有个人在身边提醒着, 这个人还不能是普通人。

矮瓜虽然是他身边的书童, 照顾他的起居,可到底身份不一样, 所以比较能压得住他,别人就不一定了。

看着紧闭的大门,蔡小满心里失落极了。

明明已经过了三天,可还是没能缓过劲来,总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

心里还会担忧他们路上是否安全,这年头山林间的匪徒不少,莫要被人欺负了。

她一脸沮丧的回到家中,就看到蔡小雪回来了,还带着两个小的。

“姐,你怎么回来了?!”蔡小满惊喜道,看着两个小的养得白白嫩嫩的,还套着个红色的袄子,又喜庆有好看,挨个抱了抱才坐了下来。

“娘递消息过来,说顾举人自从离开,你就失魂落魄的。

今天一看,果然如此。”

蔡小雪摇头叹道,“你是不是把要学规矩的事都已经抛到脑后了?”

蔡小满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这才想起这件事来。

明天就是约定的日子,谭嬷嬷要开始教导她们规矩。

教导的期间,谭嬷嬷会住在蔡家。

如此才能从每个细节教导,她既然要教,标准就是合格的贵妇人,而不是表面做做样子的。

若不能从根里改变,那么也只能是个半桶水,透出的气质也会不同。

谭嬷嬷只愿意教导两个人,再多就不成了,这还是好说歹说才换来的结果。

“还好你提前来了,否则我真给忘了。”

蔡小雪要学规矩,曹家双手双脚支持,虽然孩子还小也打法过来了。

因为想要自己喂奶,蔡小雪不愿意和孩子分开,于是还带着孩子全都过来了。

曹家人已经习惯蔡小雪和曹云腾经常回蔡家,一住就是好几个月,所以倒也没觉得有何。

现在蔡家不需要专门养那蛐蛐儿,只是蔡老根逗乐子养几只,所以原先那大屋子空了出来,翻新了一遍又重建了房屋,所以房间倒是够的。

“谁也没想到顾举人走得那么匆忙。”

蔡小雪也忍不住叹道,不仅为自己妹妹担忧,还惆怅自己夫君和弟弟科考之事。

虽然会通信,可哪里有在身边来得方便。

在顾怀瑾的推荐之下,曹云腾和蔡小虎都去了阳城外的云山书院就读。

云山书院规矩多,而且又是在郊外,因此每个月才能回来一次。

两人已经前往就读,家里顿时空荡荡的。

尤其蔡小虎不在,更显得家里头冷冷清清。

平日最吵闹的便是他,连小花儿都比他安静。

缺了他一家子都不太习惯,不过比蔡小雪离开还是好上不少,毕竟大家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而且对男孩也没有那么多的担忧。

蔡小满的脸色顿时变得很不好看,蔡小雪连忙又道:“不过这般匆忙,反倒很可能会是好事。

害怕错过了,所以才火急火燎的。”

“希望吧。”

“也不知道小虎他们在书院里什么情况,这小子信倒是写得多,可每次都是说想吃这个想吃那个,总是说不到点上。”

阳城学风浓,所以也有好几个出名的书院。

云山书院只是其中之一,并不是其中最好的。

那些最好的书院,每次招收的学生都非常少,一年也不过几个名额,有的书院直接名为规定只收举人。

因为阳城的书院颇具名气,出了不少人物,所以周边的城市学子都闻风而来,让那竞争力也就更加激烈了。

云山书院没有规定这么严格,不少学生也不过是秀才出身,可并不意味着就好进了。

若非能力非常出众,便是为名士举荐方可有机会入学。

能被名士举荐的,大多家世都不差,才会有机会结识那些名士。

像曹云腾和蔡小虎这样的,若仅凭自己能力,是很难到书院就读。

顾怀瑾显然想到了这一点,动用了自己和老师的关系,把两人安排进了云山书院。

这里虽然没有那两个顶级书院厉害,却也是非常不错的。

里头不仅有名师名士作为老师,更重要的是可以因此结识人脉。

这些能进去的,多不是泛泛之辈。

曹蔡两家最缺的就是人脉,难以打入上层核心。

他们进了书院,与一群优秀之人有了同窗之谊,那么以后可就完全不同了。

无需溜须拍马,就能与这些人相处,若是会做人还会成为至交好友,和硬挤上去和人凑一块的有很大区别。

蔡小雪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小虎也给她写了信,竟是写什么书院种了什么花啊草的。

若非知道他的性子,又有自己的夫君在一边盯着,真的担心他去那就是去玩的,根本没有好好学习。

“夫君说一切尚好,同窗都是好相处的,虽也有几个颇为高傲,一开始瞧不起他们。

可等上了几次课,知道他们是有真本事的,就没有刚开始那般冷傲态度了。”

虽然话是这么说,大家伙也没有看到过那信里写了什么,可都猜测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只是大家不以为然,这种被人瞧不起的经历,在场的没有人没有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