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一直没回来过,呵呵,你乐不思蜀了。”
“老师,瞧你说的。”邹清荷越发不好意思起来。
“求你一点事。”
“您说吧,别客气,尽量使唤他。”邹秋菊大方地把弟弟推出来做苦力。
“回北京之后寄一些高考资料来吧,我听说你以前有人寄资料过来。我希望多一些学生考上大学。”
“好啊。”邹清荷点头。唉,自己怎么没主动想到这一点,还得等老师开口提出来……
“你以前的资料还在吗?”陈老师爽朗地笑了起来,几年不见白发都有了。
“几年前的会不会过时了?”邹清荷看了一眼姐姐,旧课本旧资料都不知道她放在哪里的。
“参考还行。”陈老师迟疑了一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请你没回北京之前对补习的学生讲几节课?”
“讲课?”邹清荷一呆,自从去了北京之后再也没回忆起高三的寒暑假留在学校补习,特别是冬天,唉,那段非人的岁月啊。
“没时间吗?”陈老师失望地问。
“当然不是,好啊。”邹清荷怎忍心拒绝她?
“太好了。”陈老师高兴地擦着额头的水珠(雪融化了)。
“我还替您多找一个,他是北大物理系的,高数与物理很强。”
姜远华眯着眼睛笑了笑点头,他也有过高中生涯,经历过高考之前的紧张,想起来还蛮兴奋的。
“谢谢,谢谢。”陈老师眼睛有些湿润了,学校也不容易啊!县六中办校的时间不长,本没名气学生也不多,成绩好的学生都往一中二中挤,邹清荷那一界突然成了县里的传奇,居然有考上北京大学的,名声一下子打响了。可是,去年高考不理想,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学生们对学校失去信心。本来嘛,县里最好的师资都集中在县一、二中,好的师资比好学生更难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