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杭峰开始了他的技巧展示。
这是一条类似国内那场野雪挑战赛的赛道,赛道上有很多露出半截的山石,应该也有些人工埋设的雪包。赛道的难度不低,但又达不到杭峰一开始对三星赛道的想象。
整体来说,是要简单一点的。
没有竞争对手,没有时间要求,只要避开所有的障碍,往下滑就好了。
这样的考试有什么难的?
他身体拧动,提前预判,在最适合的角度进入回转,身体一拧一摆,于是在雪道上留下一个蜿蜒的痕迹,轻轻松松就绕过了障碍。
看的出来他很放松,这种身体上的松弛度说明他心态的从容,给人一种治愈感。
就像是在表演。
左回转。
右回转。
潇洒的就像一名骑士,骑着他的战马在草原上奔腾。
“哦,很不错。”
有考官发出这样的声音,听的简眉心直跳。
这叫还不错?
这是很优秀啊!!
都这样了还在挑剔吗?是不是主观意识太浓了?
“出乎意料的考生,技巧和判断力都很优秀。”
“华国的体育很强,冬季项目这两年也非常厉害,作为那个国家的优秀运动员,我们的期待值或许可以更高一点。”
“已经很高了,他可是个例外,相信我,如果我不是感到惊讶,我不会那样说。”说这句话的就是之前评判杭峰“还不错”的考官。
简短的交谈,几名考官又闭上了嘴。
画面里的杭峰速度已经加快,目测能有50迈左右,正在快速地接近那处陡坡。
“陡坡”看起来并不像个障碍,但这正是用以区分“常规赛场”和“极限赛场”的重要部分。
常规赛场就连跳台下的陡坡也不超过25°,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选手的安全。而极限赛场却必须在保护选手安全的前提下,去尽可能地增加赛道的难度。
很多世界优秀的选手,可以完美地绕过雪坑,飞过雪包,但面对那骤然陡峭的“陡坡”,并不是谁都可以接受这种速度带来的危险感和刺激感。
在考官的眼里,赛道上一些不经意的设计,足以筛选出真正的极限滑雪选手。
……
杭峰滑的轻松。
这个赛道除了比国内的长以外,难度至少低了半星,障碍与障碍间的距离足够的远,他能够轻松地做好准备。
就是……一点挑战度都没有。
一旦难度降低,杭峰自然也不会控制速度,左弯右绕,控制雪板滑过一个又一个的障碍,甚至有点无聊。
就这?
终于,前方骤然失去视野!
清楚记得赛道的杭峰知道,他等待的30°坡来了。
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