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笑眯眯:“生花生,能上什么火?我这里还有两包,等会你回去的时候再带两包回去。不管生吃,炒来吃,炸来吃,还是煲猪脚,味道都很不错。”
老太太露出怀念的表情:“我女儿小时候要是看到有花生猪脚,一顿就能吃下三碗饭……”
可能年纪大了,也可能跟老伴住在这里,没什么人说话。
老太太跟他们熟悉之后变得有点嗦,江荇并不讨厌这点嗦。
他们喝了两杯茶,外面传来摩托车的声音,摩托车在他们门口急刹车,停好后,有个黝黑干瘦的青年冲进来。
青年:“赵爷爷,你们说谈生意,谈的什么生意?合同签了没有?”
老爷子:“这不是等你过来吗?哪有那么快签合同?”
青年冲进来的时候,还气冲冲,看到江荇和杭行一的长相,他那怒气就像被戳爆的气球,突然被放了干净。
他认出了这两人,不是骗子,是附近有名的本事人。
老太太给青年倒茶。
老爷子说:“这是江荇和杭行一,就是来跟我们谈生意的那两个后辈,隔壁镇的。”
青年局促:“你们好,我叫赵维延,是这个村的支书,也是大学生村官。”
赵维延说:“我听说过你们,你们真的要跟老爷子他们签合同?”
“对。我们想请老爷子们做一批陶罐。第一批一万个,要是以后顺利的话,可能会一直追加。”
赵维延擦了擦手心的汗:“那你们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老爷子们年纪比较大,动作也慢,制作周期可能会比较长。”
老爷子不满:“年最大了,就这陶罐,哪怕我躺在床上了,我也能给他做好。”
江荇道:“周期长一点没关系,只要能做好就行,交货也不要求一次性一万个,我们可以约定交货时间,一批批交货。”
赵维延松了口气,他就怕这两人欺负老人不懂,利用老人想挣钱的机会,骗老人签下不合理的合同。
赵维延道:“方不方便我再叫几个人过来一起商量这个合同?我大学的专业不是法律,对合同这块不怎么熟。”
江荇:“当然可以。要是再请另外几个一起帮忙做陶罐的老爷子过来就更好了。”
赵维延表示没问题,很快就将人请到。
老爷子家太小了,不方便谈话,赵维延带他们去另外的人家。
江荇在这的名声已经很响亮了,来的人多多少少听说过他,要和他做生意,大家都挺兴奋。
等坐下来谈合同的时候,老爷子们给的条件很优越。
他们似乎并不觉得自己做的陶罐有多了不起,只要有人愿意出价,他们就愿意卖,根本没有考虑还价。
江荇和杭行一也没有占他们便宜的意思,给出的条件同样很宽松,有意照顾这些老人。
双方都带着诚意来谈,不到一个小时,合同就签好了,大家各自收起合同。
江荇和杭行一打算回去,老爷子们说什么也不干,硬是拉着他们两个,让他们留在村里吃饭。
村里留守的人不多,江荇和杭行一是难得的贵客,好些人家抓了鸡和鹅过来,在厨房里给他们做农家菜。
农家菜不如他家的饭精致,但带着别样的的烟火气。
尤其一道泡椒鹅肉,江荇自认为做不出那么好吃的泡椒鹅。
这道菜从菜品到菜式,都带着农村特有的味道。
江荇很喜欢吃这道菜。
他们离开的时候,做菜的老太太专门给他搬了一坛子泡椒,让他带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