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拿了簪花,回到店内取刀刻字。
本着来都来了,温故仔细瞧着摊位上的簪花,想给妙真师姐挑一个见面礼。
阿虞伸出白生生的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你想到怎么进魔宫了没有?”
“暂时没有。”温故如实回答。
阿虞“扑哧”笑出来,“我独身一人游历名山胜川,若你打消进魔宫的主意,我不介意路上多个伴。”
温故摇摇头,温声说:“你独自在外多加小心,万事珍重。”
阿虞不说话,含笑的双眸望着他,此时广场上金鼓齐鸣,人声一瞬间沸腾,高台上重重的帷幕拉开,里面站着一位朱颜鹤发的老者。
正是温故熟悉的大祭司。
三年不见,大祭司精神焕发,手中端着一卷厚重名单,脸上挂着意气飞扬的笑容,雄厚的声音极具穿透力,“好消息!好消息!特大好消息!”
“经过我们三年的不懈努力,共计培养出具备优良修行资质与良好道德传统五万九千七百人,向东华洲输送八千名炼丹师人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招生日,再此感谢魔尊深仁厚泽,令我一族扬眉吐气!”
台下面的人已经等不及了,一个个伸长脖子,希望引起大祭司的注意。
“啥时候招生?我从西海赶了一年的路,就等着这次机会。”
“真免费的?包吃包住分文不取?”
广场上气氛热火朝天,温故没想到随口一提的招生事业竟然进展的如此成功,方才在路上见了不少来做生意的人族,真应了他曾经说过“我有一个梦想”。
阿虞轻声感叹:“魔尊虽然凛若冰霜,但他做了利国利民的好事,城中的百姓敬他如神明,连我在东海国都听闻他的壮举。”
“魔尊真厉害。”温故羞怯抿着嘴唇笑。
首饰店主刻好了诗词,阿虞拿过簪花却并未戴在头上,伸手施施然递给温故,“温少侠,今日一别不知何日能再见,这只钗子留给你。”
温故接过来,在指间转动响起金钗碰撞的叮叮当当脆响,“为何留给我?”
阿虞扯下帽檐上的白纱,遮住面容,明快直白地说:“常言睹物思人,少侠若是想起我,便拿出簪子瞧一眼,若是想不起,便将他丢在首饰箱里,往后赠人也罢,丢了也罢,全凭少侠。”
“谢过七公主。”
温故妥帖地收进怀里,一个疏离的称呼客客气气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阿虞笑声爽脆清朗,朝人群里走去,“若是有一日你后悔,便拿钗子来寻我,我既往不咎。”
沾着笑意的尾音淹没在喧哗的人声。
温故抬起眼,阿虞的身影迅速消失在茫茫人海,他不禁笑一下,轻轻摸摸胸口冰凉的钗子。
……
殿宇里灯烛辉煌。
金漆的柱子明光锃亮,灯笼面描绘的龙纹在柱子上投射出幽深的阴影。
红木的案几上周边零散放着几件流光溢彩的法器,半卷半舒的书卷,中心则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深褐色葫芦,一双清瘦削直的手正在为葫芦慢条斯理系上红绳。
“元九渊,你真是疯魔了,海神的法器你都敢抢。”
说话的人是镜非明,三年来他第四次来到十九重城,他本不是个爱管闲事的人,若不是元九渊搅得天崩地裂,九州大陆上的守护神苦不堪言,纷纷找他怨声载道,烦得他不得不出面解决。
元九渊低垂着眼,全神贯注地盯着葫芦,轻柔理了理葫芦上的红绳,像是在为情人画眉般温柔。
镜非明早已习惯他这幅毫无顾忌的样子,端着酒盏喝口酒压压胸口里的火气,若不是这三年元九渊修为突飞猛进,如他所说的“涅之体”,仙魔同修的状态下竟然距离仙门一步之遥。
正是因为如此,镜非明才和他讲道理,而不是直接动手抢回来,“我知你为了温故在所不惜,但你终是玄月宗的弟子,是夷道的徒弟,他很是担心你,三番两次想来瞧瞧你,都被我拦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