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今年就不同了,在地里的苞米叶子泛黄之后,综合收割机就下了地。
这机器不愧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下了地之后,只是从地里头走了一遍,好么,苞米穗子跟苞米杆子就分开了,苞米穗子连皮都给扒了,然后就剩下苞米棒子丢进了车兜里头,其他的苞米杆子都倒地上了,就等着人在后头将苞米杆子都打成捆,苞米茬子还剩下了,只需要大家明年开春捡起来,就行了。
关键是这机器快啊!
一般的收割机,是需要看地形跟作物来判断的,但是保底的也能是一趟走下来五六亩地,一天的话,七八十亩地完全没问题。
王家围子的个人家地少,所以收割苞米的时候,就是上午一家,下午一家,半个多月就都收拾完了。
以往他们从地里往回运掰下来的苞米穗子,也得用这么久,但是苞米穗子掰回来还不算,地里的苞米杆儿也要一个一个的割倒,打捆拉回来。
留下的茬子要在明年开春之后,冻土化了才能捡出来,那个时候土是干的,容易抖落下来,且烧了一冬天的柴火,能烧的都差不多了,所以要用这个当柴烧。
这会儿他们倒是用车子将苞米杆子都拉了回来,堆在了自家的房前屋后,苞米棒子都放在了一边,就等着风干一下,然后叫人来脱粒,卖钱就行了。
感觉事情一下子就差不多都做完了!
男人们慢悠悠的开始拾掇自家地里头的苞米杆子,觉得活计一下子就轻松了。
秋天秋收非常快,半个多月就完事了,正月十五过得那叫一个轻松啊……惹得王家围子的人都有些不习惯了,倒是王家围子里头的妇女们可是解放了,正好,一场秋雨过后,这帮老娘们儿成帮结对的上了葫芦山,而且这次因为人多势众的关系,还大胆的去了后山,采蘑菇捡木耳去了!
要说葫芦山的蘑菇,去年没多少人去,今年果然起了厚厚的一层!
从不常见的榛蘑,猴头菇,到常见的油蘑、鸡腿菇,这群老娘们儿每天大筐小筐的往回捡,家里晒了满满一当院子!
赵燕子更是新买了好几个小坛子,家里放了俩,剩下的都放到了山神庙里头。
两个小坛子腌了油蘑菇。
两个小坛子放了晒干的蘑菇。
还有三个小坛子,分别腌了咸鸭蛋,咸鸡蛋跟咸鹅蛋!
两个很大的布口袋,里头放的是山里头采摘来的黑木耳。
满满当当的一下子,足够他们吃一冬天的了。
只是当枯黄色渐渐侵染了葫芦山的时候,徐铭尊又遇到了那个绿莹莹的植物精灵。
起因是他也想上山采蘑菇:“趁着我那板蓝根还没收,我赶紧上山玩一下,等我回来就该雇大家帮忙去薅板蓝根了。”
“那就去吧!”赵燕子大大方方的把孩子交给了二大娘看着,自己带着王子安跟徐铭尊去了山上,王子平正在收拾地里头的苞米杆子,明天就能全拉回家里头了。
这几日赶上了好天气,蘑菇起的又那么厚,这帮老娘们儿去年没采蘑菇,都留在了今年。
家家户户都弄了不少蘑菇回去。
一起上山的人多了,大家都穿的长袖长裤,戴着帽子和手套,也不怕,还能说说笑笑的采蘑菇。
而且有意识的绕过了王子安的葡萄架子,今年他的葡萄长了一些,但是并不太好,勉强采摘了下来,酿了三桶葡萄酒,还不知道味儿咋样。
人参田就在人参娃娃藏身过冬的那个地方,现在也用一圈小篱笆给围了起来,大家不会进去看稀罕。
另外,杏树上今年结果子少,王子安没摘,全都便宜了山里的鸟儿和小动物们。
李子树只开花了,也结果稀少,就都没摘。
倒是种植的上千棵人参,占地不大,但是种的都很有讲究,这是王人参亲自指点王子安种下的人参,也不知道长多大点了。
这才第一年啊!
徐铭尊跟着一起上山去采蘑菇,他是第一次采蘑菇,王子安都比他强:“我小时候跟我妈来过好几次,还跟二大娘她们也来过的,你看好,看到蘑菇先别急着采,先看看是什么蘑菇,还有啊,山上少不了长虫,就是蛇,你先用树枝子扒拉一下蘑菇根儿那里,万一有蛇也好惊走,一般这山上没毒蛇,但是万一有呢,你拿好棍子和剪刀,棍子扒拉完也别上手去薅蘑菇,用剪刀伸进去,剪断蘑菇茎就行,留下蘑菇根儿,过几天下了雨,它还长!”
这样的采蘑菇手法,第一是为了防止被蛇咬,还有就是防止蘑菇被破坏菌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