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这我不管,人家是要问承包多少钱?”二大爷直接问区长:“我这里也没有承包的经验,说一下,大约多少钱?”

“这,我们去国土资源局看看。”区长其实也不是很清楚,承包费是多少。

其他人散了之后,也没走,而是跟去看热闹。

李家围子的李村长跟盖家围子的盖村长道:“是不是真的啊?该不是他们打肿脸充胖子吧?”

康家围子的康村长却道:“要是问了价却没有人承包,那可丢人了,二大爷不会那么没有脑子。”

“就是,我们以后看着就行了。”朱家围子的朱村长是个比较富态的中年人。

围子区下面有朱家围子、康家围子、李家围子和盖家围子、王家围子。

只有围子区的村儿,才叫围子,因为他们地广人稀的厉害,也没什么特产,是市里头有名的贫困区。

围子区的区长也是干了几年的人了,可想尽了办法,也只是保证了围子区摘掉贫困的帽子,可却不能富裕起来。

想了几年都没有想出来好办法。

这次去国土资源局,也是想看看,万一葫芦山能承包出去呢?

这儿的国土资源局是在市里头,所以他们是坐着区里的公车走的,到了国土资源局,区长来了,直接去找的那里的负责这一块的副局长,问了才知道,葫芦山太偏僻了,根本没有给定价!

“那就给定个价,我回头也好跟承包的人说一声。”二大爷眼珠子一转悠:“我们那儿好不容易来了个人,肯承包葫芦山,你要是报价太高,人不包了可就没意思了。”

区长一想也是:“那看看,葫芦山定价多少?”

“那里有什么特产么?”副局长想了半天也没想到葫芦山有啥名声。

“没有!”二大爷摇头。

“那有什么珍惜的动物?”

“没有!”二大爷继续摇头。

“那有什么珍惜的植物?”

“更没有了!”二大爷直唆了牙花子:“那里就是一片荒山,前后山多少年了,要是有好东西,我们早就发现了。”

还用等上头这么多年不闻不问?

副局长就笑了:“那承包人为什么要承包葫芦山啊?”

“这我哪儿知道?”二大爷想了想:“大概是想做件好事吧?我们那儿穷乡僻壤的基本上没啥发展,不过承包人的想法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来打听一下价格,合适的话,就包给人家,不合适,那人走了我也没办法,继续穷下去呗。”

二大爷是这些村里头,年龄最大的村长,七十多岁了,不是不想退休,而是没人接任。

加上老头儿心心念念的是给围子里弄好道路,这都成了一块心病了。

副局长也曾经接待过别的地方的承包人,要么是承包一片湖泊,例如莲花湖那里,人家搞养殖鱼类,干的风风火火;要么就是承包一片地方盖养猪场,例如朱家围子那儿,也是干的风生水起。

或者是李家围子种特色农业产品,或者是康家围子那里种果树。

只有王家围子,地处偏僻,人口稀少,要不是二大爷坚持,早就被迁村走人了。

“要是承包的话,大概三五十万吧?”副局长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三十万,还是五十万啊?这可相差二十万呢!”二大爷不干了,梗着脖子非得问一个实在价。

“二大爷,话不是这么说的,承包葫芦山,要看他承包多少年,是承包来干什么的?万一他在山上搞个什么工厂,你们山下的王家围子可就遭殃了,可是他要是在山上种树的话,不管是种果树还是种木材的那种树,别的不说,怎么运输呢?”副局长也是听了围子区的区长说,才知道葫芦山的大概情况。

偏僻且不说,这名字就是根据山形而来,后山那头直面悬崖,玉带河水面宽且深,养鱼的都不承包那里。

二大爷想了想:“那我们的围子,是不是有发言权?”

“当然,地方是你们的,你们也有一定的发言权,甚至是决定权,但是不许为了发展,在那里开什么工厂,污染环境咱可不能干啊!”副局长见多了为了发展,为了业绩,甚至是为了富裕村民,愣是开了化工厂,结果全村都倒霉,环境也破败了的例子,他这方面把得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