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排湾族

九重幻 讨厌夏天 7268 字 3个月前

大武山和那些动不动就上万里长的山脉相比, 算不上多大多深的山脉, 也不是纯粹的原始森林,山下不过百里, 就有府县,若是算上那些小村落, 那距离就更近了。

如此便利的地理位置,却搞得如此偏僻,有点荒凉的感觉, 其实是因为大武山中, 住着一些山民。

这些山民的源头来自何处, 已经没人说得清了,只知道很久很久之前, 山下还没有人的时候,就有了这些山民,还被称作排湾族。

“我们是最早的原著民族,这片土地本来该是我们的。”有人远远的眺望着山下的城池, 羡慕妒忌恨。

很多年轻人用力点头。

“排湾族就是以山为家的,我们是大山的子孙。”有老人呵斥。

这种以山为家的自豪感, 在年轻人当中,已经难以找到共鸣。

老祖宗太爱好和平了,被平地人抢了排湾族的土地,竟然也没有开打,现在子孙后代开始倒霉了,住在贫瘠的山上, 靠山田和狩猎为生,和山下丰厚的自然资源比,真是让人痛恨。

一些人目光复杂的看着年轻人们,老祖宗没有和外来人斗争?怎么可能。

任何一个民族,不论是发源于山上,还是发源于平地,都会自然而然的追逐更好的生活环境。最终停留在贫瘠的山林,只是抗争失败,山下的丰厚土地,被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抢夺走了而已。

只有区区不到十万的总人口,怎么可能和数都数不过来的外来人口全面战争?

退到大武山上,只是苦涩的选择而已。

“有这大武山在,我们就一定会有更好的日子的,我们想要的一切,这大武山中国都有。”有人大声的道,给其他人打气。

其他人年轻人却哼哼哈哈的,懒得理会。

“我们可不是你们这些傻瓜。”有人低声嘀咕,听见的年轻人低声的笑。

天气好的时候,山上可以望见山下的城池。

虽然看不清什么具体的东西,却能看见城池中,房子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

那一片片或绿色,或红色,或金黄色的稻田,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那是一片多么富饶的土地啊,要是住在那里,收获的粮食,将会是几倍于现在吧?

“我可不想种地狩猎。”有年轻人期盼的看着山下。

山下有太多的复杂的生活方式了,经商,读书,做官,打铁,酒楼,茶楼,杂货……

枯守在山上,围着稀少的资源,对渴望未来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太残酷了。

“石老三,你什么时候嫁出去?”有人对着另一个男子道。

“还没想过。”那被叫做石老三的男子摇着头。

“你又没有财产的。”同伴们嘲笑着。

石老三冷笑:“说得好像你们有似的。”

同伴们笑得更大声了,大家都是穷光蛋,没财产的。

“喻言。”有人悄悄地提醒一个女子,你家的老三在那里呢。

石喻言回头看了一眼,红衣上的小铃铛,叮当作响。

她又是气愤,又是无奈。

“看来你家老三,也是不想嫁人了。”另一个女子道。

“都一样。”一个男子低声道。

他们这几个人,有男有女,有不同的姓氏,有的是贵族,有的是勇士,有的是平民,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

排湾族的习俗,长嗣继承制,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不论男女,将会继承家庭的绝大部分财产,其余子女只能得到少少的一部分。

这个习俗其实和平地人的习俗也差不多,只不过平地人的习俗,是长子继承,或者说,爱子继承制。

都是一家人的财产,只给了一个孩子,其余孩子要另谋生路,或者依靠继承了财产的孩子什么的,本质上是一样的。

一人通吃,赢家全吃。

“他们就想着钱财都被我们拿走了,没看到我们要承担的责任。”那个男子有些不平,排湾族规矩,继承了家产,就需要承担照顾,乃至抚养其他兄弟姐妹的责任。

“谁家不是这样的。”有人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这山下的平地人,那一个家不是这样的?继承了财产的人,就该照顾其他人!”说话的人理直气壮。

不管是流霞国,傲来国,紫云国,狮驼国,还是女儿国,君子国,两面国,家族财产的继承人,照顾其他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所有的财产都被拿走了,当然要拿出来照顾其他人。

几个长嗣看着那理直气壮的人,这照顾其他人是否合理,继承全部家产是否合理,分析起来太复杂。

有保证血脉延伸的原因,有保证家族兴旺的理由,有血脉亲情的因素,有得到多少好处,就承担多少责任的义务。

能在世间通行了千百年的规则,总有各种或高尚,或卑劣,或悲壮,或凄惨,或迫于无奈,

或贪图好处的理由。

这长嗣继承制,或者世俗的长子继承制,从来不是一定正确或合理的。

有长嗣不争气,远远不如其他孩子,却继承了大部分资源,导致家族衰弱,甚至家族内讧的,比如燕王朱棣;

有长嗣不争气,家长咬牙选了其他孩子,废长立幼,导致一大堆人抗议的,大明朝有n个例子。

“我们不是针对施家哥哥。”有人道,长子继承家产,天经地义,大家又不是傻瓜,自然知道天底下,都是长子分得多些,其余人分得少些。

所谓主家,分家,主支,分支,不就是这样来的吗?

人多了,还是只有这贫瘠的一亩三分地,要保持家族的兴旺,自然在资源的分配上,会亏待其余人。

“但是,为什么长女也能继承财产?”众人对此很是不满意。

山下的那些平地人,千不好,万不好,有一点是很有见地的,女人怎么能继承家产呢?

石喻言冷笑,等待着众人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什么的,或者生了女儿就是赔钱货等等。

她微微的斜着脑袋,红头饰晃动,镶嵌在上面的山猪獠牙在阳光下,一点光芒都没有。

但还是很多人注意到了,有人畏缩得退了几步。

石喻言可是掌握了法术的神仙,很厉害的,得罪了她,会不会被打死?

有人却只是看着石喻言,认真的道:“石喻言,我知道你会法术,我打不过你,可是,我还是要说,长女也能继承家产,这不合理!”

石喻言惊讶他的勇气,看他的样子,好像倒不是浅薄的说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类。

“我们排湾族,靠山吃山,要么是山田,要么是狩猎,要么是山溪捕鱼,这哪一样,不是男子更有优势?

体力,体能,就放在那里,要想勉强吃饱穿暖,就必须有力气的男人奋力的为家里做贡献。

就算你们娶了男人进门,还不是靠那些男人种田,狩猎,捕鱼?这兜兜转转,还不是靠男子支撑家族,为何不干脆点,把家族的责任,交给男子呢?”

“对啊,要是娶了一个没什么用的男子,全家人饿死吗?”

“反正要靠男子支撑,为什么不干脆用家里的孩子呢?”

一堆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讨论。

石喻言退出了讨论的圈子,这里没有一个人是真心地在讨论长嗣继承制,甚至不是讨论女子有没有权利和能力,继承全部家产。

山外头的文化,肯定对排湾族造成了冲击,总有很多次子想着,要是依照平地人的规矩,女子排除在继承人之外,那么,这家产就会落到次子的头上。【注1】

有了好处,自然是要争一争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要是出现一个长嗣发配边疆制,或者长嗣砍脑袋制,那他们肯定是不会讨论,长女有没有资格的。

“大姐。”石老三看到石喻言,有些紧张的道。

“你也想要继承家产?”石喻言问道。

“不。”石老三的回答出人意料。

“我没有大姐的能力,也不想承担这个责任。”石老三又不傻。

看着叔叔婶婶们,隔三差五的往家里跑,找到继承了家产的母亲,一口一个过不下去了,要吃的喝的穿的,还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安全不顾母亲其实没有继承到多少钱财,以及为了这些叔叔婶婶们,白了的头发。

“我可不想养全家。”石老三干脆的道。

一群弟妹得过且过,甚至做废宅,还觉得到自个儿家里拿东西,那是权利,保证把他气死。

石喻言问道:“那么,你为什么还不嫁人?”

明明分不到多少财产,明明看得透彻,不抱怨长嗣继承制,明明不想承担责任和压力,为毛还待在家里宅啊!

没看见排湾族的那些漂亮妹子都快被人抢走了吗?

“你是希望我嫁给其他家的长女吧。”石老三看着石喻言的眼睛。

那是当然。

管毛个爱情不爱情,天下又不是只有一个女人或者男人,更不是只会爱一个女人或者男人,爱情从来随便来和随便走,所以才会有鼓吹永恒不变的爱情忽悠人的。

同样感情基础下,嫁个有钱的,继承家产的长女,自然比娶了其他一样没钱的女人要好。

“戴玲好像蛮喜欢你的,又是长女,你不妨考虑一下。”石喻言积极推荐。

石老三笑。

“当然,你要是做了艰难度日的准备,看中了谁,娶进门,那也没有关系,姐姐一定支持你。”石喻言道。

做人不能高尚到为了爱情,不要面包,也不能低俗到只要面包,不要爱情,但两者取得平衡,也不是很难吧?

找不到有真爱的豪门霸道总裁,不想要除了忠厚善良就是忠厚善良的保安清洁工,经济适用男总是有的吧?

只要石老三开口,石喻言还是有养

活弟弟一家两口,甚至好几口人的觉悟的。

石家算不上富贵,但是,石喻言勇于承担长嗣的责任。

“而且,我不想‘嫁’人。”石老三重音放得很清楚,以前不知道,现在越来越觉得男子用嫁,实在是浑身不舒服。

“你也可以娶得。”石喻言忍住怒气,道。

石老三大笑:“大姐,我不是这个意思。”

是嫁,还是娶,不重要。

一群光屁股,拖着两孔鼻涕的小屁孩,谁在乎别人光屁股,拖着两孔鼻涕?

在排湾族的习俗下,嫁还是娶,真的不是绝对的重要。

那是因为长嗣继承制?

长嗣继承制也不重要,这排湾族的年轻人当中,会没心没肺的,贪图家中本来就不丰厚的财产,想要把姐姐赶出继承人序列的,其实也没几个。

不是因为山民淳朴,也不是因为外来的文化侵略的不彻底,没有污染山民的心灵,而是因为穷。

在只有十万人的排湾族,在大武山中,当个山民,很威风吗?

对见到了山下偌大的,动不动几十万人的平地人的城池,无数的良田,可以种田,种各种蔬菜,可以读书当大官,可以当商人发大财,为毛还要守着区区的山田?

“我想要走出去,去平地人的地方,过更幸福的生活。”石老三眼睛放光。

他的人生,应该是星辰大海!

石喻言心往下沉,茫然的看着眼睛放光的弟弟。

他的弟弟,只是排湾族千百年轻人中的一个缩影,这排湾族,难道就要面临民族传统文化的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