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晋便对宋之佩道:“勿需客套,咱们一边走一边说会话。”
“是,国公大人。”
走了一段路,连晋饶有兴味的问道:“你定亲没?”
宋之佩摇头,心道:“最近问自己是否定亲的人实在是多。”
连晋睨他一眼,森长的眼睛带着笑意上扬。
到了书房,连晋把书卷整理好,也不问学问的事,东一句西一句拉家常,和平日作派判若两人。
宋之佩恭恭敬敬站在一旁回话,虽没表露出来,实则万分讶异。
一直问到正午,连城到书房门口,探头道:“父亲,该用午膳了。”
连晋正意兴盎然,宋之佩却被他问的快吃不消,家里祖宗十七八代早就交代个遍,从小到大的经历更是一字不差的汇报完毕,就连目前住所的摆设也依样画葫芦的描述完。
连城话音刚落,宋之佩就像抓到根救命稻草似的对连晋道:“国公大人,姑母还等着我回府用饭,下官就此告辞。”
一抹满意在连晋眼中晃过,他点头应允。
待宋之佩走远,连晋献宝一样的对连城道:“年轻子弟中,没有几人能比得上宋之佩,此人沉静庄重,如醇厚佳酿,愈久弥香,让人沉淀到心田。”
连城赞同道:“宋之佩待人郑重,从不恭维也不抵毁,能忍让,能吃亏,心怀宽阔,正应了那句水深则流缓,遇到急事也能保持平静祥和,确实难得。”
父子俩意见统一。
连晋又问道:“你和宋之佩要好,观其私德,可有瑕疵?”
连城方才觉得不对劲,由下到上打量父亲一遍,随即笑道:“父亲要为三妹择婿?”
连晋讶异:“怎会提及你妹妹连漪?”
“三妹素来仰慕之佩的才情。”
“连漪年纪尚小,还待磨炼几年才能出阁。”连晋眼中精光闪现:“倒是青菡,无论相貌、才情、年纪都和宋之佩相得益彰。”
连城语音带着揶揄:“父亲所言差矣,宋之佩文雅沉静,青菡英姿飒然,一文一武,把两人提溜在一块过日子,恐怕不合适。”
连晋皱眉道:“何谓英姿飒然?青菡心底纯厚,才华超众,瞧着就是大家闺秀的模样。”
郑青菡行事无畏果断,如飓风飒然而至,闺秀女子焉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