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东河曦与顾君谦在花铃苑这边陪着东河臻聊天时, 太子与齐王二人业已到了花月苑。

小厅的桌上,摆着几碟颜色浅淡,造型精致的点心, 边上的三杯茶水散发着淡淡的花香。

放在角落的槐树给屋里带来一阵阵的清凉气息,在它边上的一个花台上置了一个小小的铜香炉,里面正有清幽香气一丝一缕的在往屋里弥漫。

太后依旧是坐在桌边, 左手缓慢的捻转着手里的黑色佛珠。

两人在小宫女的引领下进入小厅, “皇祖母/母后。”

太后朝桌对面示意二人坐下。

待得两人坐下,太后开口,声音沉静而悠远, “你们嫡亲的君父与皇祖爷, 当年原是不用进宫的, 但彼时你们先皇祖父忌惮我们镇国公府,可又抓不到国公府的把柄,又不好随意捏造构陷, 便想了个折中的法子,让彼时的一众皇子从我们府里挑一人作为皇子妃或是皇子正君,既能成为他们争储的助力,日后一旦有了皇子, 这些势力也能被拿过来一部分。”

太后微微垂眸看向桌上的茶杯, 里面漂浮着五朵泡开的淡粉色的花朵,随着桌子轻微的动作在杯子里慢慢悠悠的转动。

彼时的镇国公府在朝廷的势力盘根错节, 文臣武将皆有与国公府交好的,甚至好些是祖父与二叔的门生与兵将。

虽许多人都知晓国公府从无异心, 对天武朝忠心耿耿, 那一任的帝皇也知晓,可国公府的势力委实太大, 无论是庙堂亦或是军中。

帝皇多疑,但他也确实是个明君,最后便就有了让国公府的公子小姐成为皇子妃与正君的想法。

她性子跳脱,自小便与二叔最为亲近,最是喜欢听他说战场的事情,女儿家虽无法上战场,但她也想跟着去边关看看一望无尽的大漠,想去草原肆意的骑马,想去体会边塞的风土人情,因此自小便就舞刀弄棍。

兄长却恰与她相反,他自来性情温柔,说话总是不紧不慢,喜欢诗词歌赋,在书房坐一整日也不觉厌烦。

她一直觉着,她这般好看性子又温柔的兄长,该是要与一个性子同样温和谦恭的世家少爷配在一起,这样才能叫兄长日后出嫁了才不至于被人欺负了去。

没想兄长最后却是看中了宁将军家那个小莽夫,她自是不愿意的,觉着那个只会打仗的莽夫是半点配不上自家兄长,肚子里半点墨水没有,除了一张皮相,哪里能与自家温柔好看的兄长相配了。

但自家兄长却是极为中意那个莽夫,后来她也看出来了,那莽夫是粗中有细,因着宁家一屋子的武将,对文人最是崇敬,那个莽夫简直是自家兄长说东不往西,就算是哪一日兄长说天上的太阳是白色的,那个莽夫怕也是会点头赞同,不带半分迟疑。

彼时两家都有意,正待选个好日子开始三书六礼,却不想边关告急,二叔,还有宁家那个小莽夫都被急急召回了边关。

也在当月,帝皇的想法通过祖父传回了宁家。

祖父一共三子两女,大伯两个儿子,二叔两儿一女,他父亲只得一个哥儿一个女儿。

彼时堂姐早已与人定下亲事,就等到了日子就成亲,自是不能成为皇子妃。

他兄长与宁家那个小莽夫的事也是被人知晓的,虽还未正式定下亲事,但彼时朝廷正需要宁家与镇国公府,自然不会做这种拆散的事情来。

因此最后也只能是她与其中一个皇子在一起。

她怨过,但知晓这无从选择,原本都已经认命。

却不想那个宁家的小莽夫最后竟是战死在了边关的战场,再不能回来傻兮兮的听兄长的话。

她见过好几次兄长偷偷哭。

后来呢?

太后出神的想,兄长摸着她的头发与她温柔的说,让她代他去边关看看那里的风景,看看那边的落日。

她知道,兄长不过是想让她代他去看看那个宁家小莽夫战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最后兄长与当时的五皇子成了亲。

她在兄长成亲的第二日便就去了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