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但尽管如此,华国冰迷们看着短道一点点走到今天,仍清楚他们在团体接力上还是与国际一流水准有着一定差距的,而一直以来的各种大赛结果也都证实着这一点。

个人项目上,有凌榆参加的项目,他总能凭借自身高强的能力摘得桂冠,但团体项目上,即便凌榆参加的比他的个人赛还更要全勤,至今为止,最好的成绩也只是季军而已。

所以当纪云星拼尽全力在持平第二时将凌榆推出去的时候,在看到镜头照到少年脸上懊悔与不甘的表情时,冰迷们虽同样感到愤怒与可惜,但看着他们在交接时为避让第二名,又暂时落后到了第三的排名,以及与第一的距离,心底最好的预期,也只是争到这个亚军。

离第二名只差一个身位,这点距离,他们相信以凌榆的能力超越还是没有问题的,而即便是亚军,也已经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成绩了。

可当时,池惊澜坐在满满当当的观众席上,隔着人山人海,与几乎整个冰场,却仍然明晃晃地感受到了凌榆身上蓬勃的野心与怒气,以及一往无前的锐气。

凌榆的字典中,从来没有服输这个词。

那一刻,池惊澜就预感到,他可能要见证一场奇迹。

果不其然,接下来,凌榆给所有人上演了一场教科书般的超车示范第二名试图堵住凌榆超越的路线,但凌榆却毫不在意,直接水平方向与第二拉开了距离,而后果断加速,眨眼之间就在平坦开阔的大直道上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外道超越。

行云流水,轻描淡写。

而在完成对第二名的超越之后,凌榆又迅速切回了内道,他甚至都没有作出对刚刚超越之人封锁路线的动作。

他不屑于此,也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下一秒,全场因为刚才漂亮的外道超越而响起的惊呼还未来得及平息,新一阵的惊呼便接踵而至几乎是眨眼的瞬间,刚刚才完成对第二名超越的凌榆就已经甩开了他,并且极速逼近了第一,原本他与第一有好几个身位的距离,人们都看不清凌榆是如何加速的,就已经拉近到了一个身位之内。

第一名本来还算游刃有余,却没想到顷刻间危机就已然到来。

不过能滑到第一还是最后一棒的人也不可能会差,这位欧洲老大哥名为布朗埃尔顿,在个人赛里也是凌榆的老对手,虽然已经年近三十,但实力仍然不容小觑。

即便他在个人赛中已经基本追不上开场就猛窜出去的凌榆,但抛开因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能和短时间加速的能力,在守排位能力上,他依旧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超一流水准。

冰迷们之间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若想超越他,那就要在一开始超越他,若是一开始你落后于他,那么很不幸,你为自己选择了地狱难度。

凌榆此刻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地狱难度。

布朗埃尔顿也的确不愧为经验丰富的老将,当他察觉自身后呼啸而来的风时,一点也没有因此自乱阵脚,余光瞥着身后凌榆疯狂逼近的身影,即便心中感慨着后生可畏,脚下冰刀的动作却也一点不含糊,精准加刀,非常细微的路线变化,却几乎堵死了凌榆近身超越的所有线路。

而刚才超越第二的外道超越在此刻也已经不适用,最后这一段赛程,已经没有转外道再超越的时间了。

但凌榆也不可能就此放弃,轻轻摆动着身体和冰刀,同样细微地控制着线路的变化,不断寻找着前方老将的破绽。

这一刻,两位顶尖运动员几乎是刀尖对刀尖的见招拆招。

观众们看不见他们脚上细微的动作,却能感受到赛场中越绷越紧,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

整个观众席都安静了下来,看着冰场上两位最耀眼的运动员针尖对麦芒地你追我赶,看着老将胸膛剧烈起伏,拼尽全力地摆动着双腿,看着青年神情冷峻,距离越拉越近,却又一次次地被极限地挡了回去,就这样,焦灼地僵持了最后大半的赛程。

还剩下最后一个弯道,以及弯道之后的一小段直道,就是这场团体接力赛的终点。

许多华国冰迷们已经接受亚军的结局,但池惊澜却坚信着,这场比赛还没有结束。

当然不会就这样结束!

最后一个弯道,凌榆再度压低了身体,眼睛一眨不眨,极致冷静地注视着前方,在千钧一发之际抓住了布朗埃尔顿因看到终点本能松懈的一瞬间而暴露出来的细小破绽,当机立断,瞬间加刀,如同敏捷的豹子一般,在最后关头完成了内道超越。

而后也丝毫没有减速,一骑绝尘地飙出弯道,飙上直道,只是眨眼的功夫,便压了线。

第一,毫无争议的第一,同时,也是大奖赛历史上,华国男子团体拿下的第一个接力赛冠军。

所有人都震惊地瞬间起立,片刻之后才反应过来,整个场馆响起了震天的掌声。

掌声献给最后关头反超夺冠的凌榆,也献给贡献了精彩表现,拼搏到最后一刻的老将。

在这场对抗中,他们看到了体育精神的极致,也见证了一个奇迹。

一个并非天赐,全在人为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