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人真的听到了。
在警察的带领下,一个身影出现在了审讯室里。
熟悉的,比礼堂大屏幕视频里更加清晰的声音在马建国的耳边炸开。
“心善?马建国,你真当以为当年你做的那些事天衣无缝?抬起头看看,我是谁!”
孙莹莹质问道,她独身一人,却爆发出了无比冷冽、强大的气势。
恍惚间,马正豪仿佛又看见了曾经那个令他无比恐惧的人物站在了面前。
条件反射般,他就要表情凶狠地站起来,被盯着他的警察冷酷无情地摁了回去。
“咚”的一声,马建国疼的龇牙咧嘴,他觉得这警察对他绝对带了私人情绪,却不敢说话,只能狠狠地盯着面前那个女人。
很陌生的脸,但却有一点点微妙的眼熟,浑身上下也就那和池澜很像的气质让他感觉到熟悉。
“你和池澜什么关系?”马正豪自认掌握了关键,冷冷地问道。
“我和池澜没有关系。”
池澜对孙莹莹来说是救命恩人,但孙莹莹对池澜来说,却的确只称得上是一面之缘,之所以相似,大概只是习惯了受伤的人都习惯了这样用坚硬的外表保护自己。
但这些话孙莹莹不可能告诉马建国,她只是笑了笑,冷冽的气势也变得看似温和了起来。
“看来马主席果真是贵人多忘事,这样,您好好坐,而我呢”
隔着不知道多少公里,也穿梭了不知道多少时间,孙莹莹和礼堂大屏幕视频里那个曾经的自己的声音重合在了一起。
“好啊,那我就给你讲讲……我和我父亲的英雄事迹。”
“就好好给您讲讲孙莹莹和她的父亲孙重的英雄事迹。”
一个是被安抚之后的感动释然,而另一个,却是截然相反,是面对仇人,擦拭了几十年的宝剑终于出鞘的锋芒毕露。
第一百九十二章
和警局里面马建国面对的狂风骤雨不同, 记者发布会上的年轻人们从孙莹莹口中听到了他们想听到的回答,气氛一时之间甚至有些热烈和谐。
但话虽如此,这并不能意味着孙莹莹接下来讲述的东西也是热烈和谐的。
正相反。
英雄事迹之所以称得上是英雄, 是因为故事里总带着悲壮的, 无可挽回的情节。
孙莹莹口中的故事显然也未能幸免于俗。
“我记得那是一个下着雪的傍晚……”
已经长满了皱纹的女子叹了口气,娓娓道来, 思绪越飘越远, 仿佛真的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傍晚。
二十四岁的池澜在马建国手中救下了激烈反抗的十四岁少女孙莹莹, 而那个时候, 距离孙莹莹被救, 已经过去了四年的时间。
十四岁时被誉为“新星”、“希望”的天才少女, 在十八岁的时候,短短四年, 却已经完全沉寂了。
得罪了小心眼的马建国,孙莹莹几乎失去了所有能上赛场的机会。
虽然在池澜的印象中,马建国当时还只是个三流小报记者, 但那是相对于池澜的地位而言的。
实际上这个人极擅狗苟蝇营, 已经和国家队内不少人物搭上了关系。
他既然敢对当时还有所名气的天才小姑娘下手, 那肯定是有所底气的。
其实后来和池惊澜几人交换了所有信息的孙莹莹, 在再次回想起她人生噩梦的这个开头时, 甚至怀疑起了那时马建国是否已经成了某些人手中的刀, 特意挑的她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