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池惊澜会不会就是当年的……?

这个猜测太过惊世骇俗,但一旦生出来了,就像一颗种子一般扎根在凌榆心底, 随着时间的流逝抽出繁茂的枝桠来。

其实让凌榆心中的怀疑越来越深的主要原因不是那些一个又一个的巧合和相似之处。

池澜当年的资料虽然由于一些现在还不可说的原因在国内流传甚少, 但是如果有心想去寻找,还是能找到一些的。

名字长相可以是巧合, 相同的小习惯可以是照着视频学习, 他能发现的习惯, 也不认为就没有别人不能发现, 而对场馆的熟悉……也可以解释成是方向感好, 这些理由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被凌榆拿出来说服自己了。

可无论如何, 他都找不到理由去解释池惊澜身上的气质。

是的,气质。

凌榆也不是没有见过少年沉稳老成的人, 国家队里就有不少,其中不少是家境不好走体育路线为自己搏得一条出路的人,和池惊澜一样, 很沉稳很懂事, 但其中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

池惊澜身上的气质很矛盾。

国家队里那些少年老成的运动员们, 说到底年纪还小, 他们沉稳但并不失热血, 偶尔也会因为一些小矛盾和教练争得脸红脖子粗, 是十几岁的少年人该有的生机与活力。

但池惊澜不一样, 凌榆回忆起初见他的那一天,便感觉少年身上笼罩着沉沉的悲伤与沧桑,像是一个独自穿越了无边荒漠的旅者。

当时在省队的时候纪云星就跟他大概讲过池惊澜的情况, 包括那些自闭症,有钱人家的小少爷的说法。

自闭症众人不清楚真假, 但有钱人家的小少爷一定是真的,省队的运动员们都知道在他们省队挂名那个长得很精致的少年训练都不跟他们一块,是在自己家的冰场训练的。

但除开池惊澜昏迷他们相遇的第一面,凌榆回忆起他们第二次在纪念馆中见面的时候,那是的印象依然十分地深刻。

当时凌榆还不知道少年的身份,但他看着少年脸色苍白却依然直直挺直着的脊梁,脑海中蹦出的形容,是他觉得少年这般像个军人。

总之不像是一个顺风顺水被宠爱着长大的矜贵小少爷。

他很沉稳,但却好像失去了十几岁的年纪本该有的生机与活力,当时和z省省队教练的那个矛盾,他处理得十分老练,像是曾经经历过无数过一般。

解决省队教练,加入省队,参加选拔赛,这分明是一个充满了热血与激情的过程,可凌榆全程观察池惊澜观察下来,发现这个少年更多的是出于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后来即使要会晕过去也要拿冠军的行为,更像是心底的一种执念。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少年人无论如何志向远大,不会有那样孤注一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池惊澜不像是十六岁,他没有少年人的热血与激动,仿佛是一直波澜不惊的沉稳,但在凌榆看来,那用“死寂”来形容更为合适,他看不到池惊澜身上该属于少年人的活力,却察觉到了他与世界的疏离和隔阂,发现他与同龄人相处时总带着些的小心翼翼和不自在,虽然不明原因,却也忍不住有些心疼,于是放在他身上的关注度就越来越高……

凌榆其实一直想问,但也一直不敢问。

他对池澜实在是太崇拜了,而他那个猜测,不仅不尊重池澜,也不尊重少年。

毕竟把一个人认成是另外一个人,这不就是网络小说里的“替身”?

本来就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了。

到后面池惊澜越来越有少年人该有的样子,他也便松了口气,找了一堆理由说服了自己,到后面他自己都信了。

每次面对池惊澜的时候他依然会偶尔想到他的偶像,但那种念头很快就会被他压下去。

在凌榆心中,池惊澜就是池惊澜,是他的朋友,不是其他人,他不可以冒犯。

直到这一次卡尔加里分站赛之行。

三省选拔赛的时候凌榆远在国家队,他还记得他听到池惊澜晕倒的消息的时候打心底涌上来的无能为力感,更何况经过集训队的相处他和池惊澜更熟悉了,他不愿意再见到那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至少要有他在身边。

这种想法凌榆都不知道是从何时升起的,但他想做就做了,当即就多请了几天假飞了过去。

本来是想给少年一个惊喜,凌榆也没想到他们正好碰到时池惊澜会说出那样的话语,长久以来暗示自己的“同担”借口忽然就破碎了,他懵的不行,脑子也抽了。

当时的生气是真情实感,但事后回想起来,不知为何越想越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