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一桌人言笑晏晏,这般吃了一顿团圆饭。

放下筷子,收拾了桌子后,秦夏和柳豆子两个当爹的,便领着孩子去院子里玩了。

方蓉则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夫郎,在屋里闲坐说话。

柳家现在养了好几只狸奴,地上的孩子撸着猫,院里院外的大人说着话。

清风朗月,不亦乐乎。

柳豆子和秦夏仔细讲着自己和孟哥儿开的小食肆,现在已经步入正轨,雇了伙计,他们两个偶尔不在也不碍事。

靠当初秦夏卖给他们家的方子,足够在齐南县这个小地方安身立命了。

挣不到大钱,吃饱穿暖已是足够。

因为阿胜是个小子,他和孟哥儿也开始考虑,等到了年纪就送他去学塾念书。

“如果他有这个本事,我们也供得起,没有也无所谓,以后把家里的铺子传给他就是。”

秦夏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有个当爹的样子了。”

想当年他第一次见柳豆子,对方还是个十六岁的半大小伙子。

一转眼孩子都会满地跑了。

他们都在向前走,年龄在增长,身份在变换。

屋中,方蓉也在关心着虞九阙的身子。

当初秦夏在寄回来的信中提过两笔,说是虞九阙是在病中生辰,颇为凶险。

孟哥儿读信的时候,把方蓉惊出一身冷汗,隔天还去文华寺替他拜了拜。

虞九阙安慰她道:“孩子都这么大了,我早就好全了。”

方蓉知道,一旦分隔两地,当小辈的都习惯报喜不报忧。

就连当初虞九阙到底经历了什么,她现在也是问不出的。

“你们还年轻,身子好好养着,这都是以后的本钱,钱挣多少都不算够,别为了那些个身外之物太疲累。”

虞九阙应下来,很快不动声色地扯开话题。

他不愿在这件事上说多,不是嫌方蓉嗦,而是当初生产,他确实和太医说的一样,伤了底子。

这两年里,除了前半年好生养着,不敢乱来,往后无论和秦夏怎么折腾,肚子都没再有过动静。

他寻太医把过脉,太医支支吾吾,话里话外无非还是那一个意思多半曦哥儿就是这辈子唯一一个孩子了。

虞九阙觉得有点对不住曦哥儿,谁家不是兄弟姊妹好些个,只有他一个,总归太过孤单。

且他和秦夏连个亲戚都没有,没有亲生的兄弟姊妹就怕了,连表亲、堂亲也无。

然而事实如此,他们也只能接受。

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他和秦夏确实年岁都不大,说不准以后撞了大运,还能怀上也未可知。

孩子玩得投入,久别重逢的大人们话更多。

回过神来时,亥时都过了一小半,秦曦和阿胜困得哈欠连天,全都熬不住了。

柳豆子一把扛起了搓出泪花的儿子,秦夏也抱起了自家小哥儿。

“干娘,你们留步,不用送了,我们又不是马上就走了,往后还有好一阵能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