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羊殁忽越四层而真章,这道菜更是择九州归一舟。
四、九之数,明摆着是有意为之。
是有备而来,到他面前讨巧的。
他原本只是想用一道菜,为接待使团的宫宴增添点别样的趣味。
现下看来,却是有意外之喜。
“浑羊殁忽这个名字,实在也不甚好听。”
很快有臣子请命。
“还请陛下一道赐名。”
但见天子负手前行,一路回到座位,这才示意近侍准备笔墨。
“朕知晓,前朝有一古菜,名为山海兜。虽是春日小菜,名字却很是大气,像是要将山海烩于一炉。”
“既如此……”
今上沉吟片刻,笔蘸饱墨,落宣挥毫。
浑羊殁忽,改做“四海归一”。
另一道菜,赐名“九州攸同”。
“自此同入宫宴常例,以宣我大雍国威。”
煌煌上国,四海九州。
洋洋大观,物阜民丰。
“秦夏,上前听赏。”
第120章 督公告病(修,增加字数)
“……话说那沙戎大王子贺兰查, 率沙戎使臣出使我朝,却是来者不善,名为结两国之谊, 实则狮子大开口, 要银两、要城池, 还要我朝选一名公主, 与其和亲!”
冬月里, 冷风卷过树梢,枯黄的叶片早已落尽。
举目四望,只见一片寒凉。
然而街头市井, 犹自热闹。
掀开道旁茶肆挡风的布帘子, 一股暖意袭来, 热茶汤上升起的白雾氤氲开来客的眉眼。
不远处的台子上, 请来的说书先生手抚醒木,正在眉飞色舞的讲一出关于上个月尾刚刚离京的,沙戎使团的故事。
这也是近来京城里最受欢迎的一篇书。
故事里有沙戎的野心勃勃,也有大雍朝臣的妙语连珠,更有当朝天子的圣明烛照, 还有的版本,连压根不存在的和亲公主都有了名姓。
有时戏说远比真实精彩许多,是以这故事一出, 每每逗能赢得堂下一片叫好。
“且听下回分解”说罢, 众人意犹未尽地端起茶盏, 记住的却不单单是故事里的跌宕起伏。
还有那说书先生口中花团锦簇,皇帝老儿和宫里娘娘才吃得的宫宴食单。
什么金银羹、玉灌肺、一品盅、梅花滴酥、莲房鱼包、脯雪黄鱼……
加上那些个参翅鲍肚, 上下八珍,数不胜数。
故事千变万化, 各有各的离谱夸张,夹杂在里面的这串“报菜名”倒是一如既往地没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