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灰草根转了一圈,变了个模样,重新回到秦夏面前。

他闻声起床,预备去灶房教人怎么做灰草豆腐。

虞九阙也被吵醒,撑床起身,明显精神不足。

他夜里起夜频繁,睡不了整觉,眼下发青。

秦夏劝他多睡一会儿,虞九阙不肯,强行爬了起来,一通更衣洗漱,简单用了点早食。

他已计划好,做出灰草豆腐后,就带着这套东西进宫,眼见为实,足以说服那群五谷不分的文人大臣。

抵达灶房时,这里的人已经根据秦夏事先的吩咐,烧出了一大锅热水。

秦夏拿出一个小瓷碗,舀了一碗灰草粉,倒进锅中,拿着大木勺缓缓搅拌。

约莫过了一刻钟,锅内的灰草水已经粘稠如浆糊。

几人合力,把灰草水转移到木盆中,倒入滤过的草木灰水,用来替代碱水,没过多久,粘稠的灰草水开始慢慢凝固。

秦夏气定神闲,用木铲把灰草豆腐分成小块,取出其中一块放在菜板上,切成细条。

再加盐、糖、醋、辣椒、蒜末等调味料,一盘大雍版的酸辣魔芋粉就做好了。

虞九阙独享一份,剩下的秦夏递给那几个等在此处的厂卫。

最先拿起筷子品尝的是卢亮,他从未想过灰草下面有毒又丑陋的根,能变成这种看起来有点像凉粉,却又明显比凉粉更扎实的吃食。

尤其再经秦掌柜这么一料理,闻起来可以说是太对他的胃口!

他迫不及待地夹起一条送进嘴里,口感滑爽有韧劲,酸辣开胃,这样的吃食就是摆在酒楼里卖,他也会买账的。

身边人已吃起来,秦夏却没闲着。

他吩咐灶房中人分成两堆,一堆用漏勺做简单的“灰草面”,另一堆则和他一起做“灰草饼”。

前者的工序和做灰草豆腐差不多,只是要在它彻底凝固之前,通过漏勺令其变成条状。

灰草饼也不难,无非就是把灰草粉当面粉用,揉成糙面团,揪成剂子压成片后,烤熟了就能下肚。

不起眼的灰草根,在秦夏的手里,居然能变出三种吃法,不用说灾年救急了,这个食方若能传遍大雍,那些个贫民人家,平日里多半也能凭此混个饱腹。

更进一步,或许还能充当粮草不足时的行军干粮。

虞九阙看向在灶房里忙碌的秦夏,唇角微微上扬。

这一刻他在想,若西南百姓能平安度过此劫,他定要后世史书内,也要留下秦夏的一笔踪迹。

一食方,救万民。

伴随着圣上龙体大安,重新临朝,盛京城像是在一夜之间恢复了生机。

天气转晴,雨云尽收,西南受灾的州府,在朝廷有条不紊地安排下,未曾因旱灾生大乱,连离乡逃难的流民都不多。

相对而言,北地的雨涝影响有限,不至于闹到绝收的地步。

皇上下旨,命各地官员查勘田产损失,根据情况,最多可免三年粮税。

金殿之上,山呼万岁。

退朝后,虞九阙单独面圣。

通过东厂返回的情报,他手里另有一份官员名单。

这次西南灾情,牛鬼蛇神乱舞,该冒头的,不该冒头的,都没逃过厂卫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