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尤其葡萄酒的酿法他是知道的,还曾经在家自酿成功过。

他将方法告知赵氏父子,又在春台县周遭种植葡萄的庄子及农户中寻觅,购入了一批根据他的判断,应该适合酿酒的葡萄。

皮不算薄,个头也称不上大,但有着比其它葡萄更浓郁的香气,种植这种葡萄的农户都集中在同一个村子里,据他们所说,这是往上数两辈人在从外面带来的葡萄苗。

“反正不是咱们平原府本地的葡萄。”

关于葡萄的具体来源,就是村里的老人也说不清了,秦夏没有细究。

如果能酿造成功,他打算以后每年都从这个村子采购葡萄。

除了葡萄,秦夏还在村里见到了一批野柿子树,这个时节的柿子还未完全变红,许多还是青色的。

“这片野柿子不好吃,涩嘴。”

村里领路的孩子朝树上指,“只有鸟会吃。”

秦夏仰头看了一眼,问他们能不能摘这里的柿子。

虽然是野生野长的,可生在村里,就是村里的财产。

里正得知后叫了几个村里的小子帮着采摘,没有要银钱。

“只盼着掌柜您以后还能来我们里买葡萄,那便是最好的。”

至于从城里来的大掌柜,为何要青了吧唧的柿子,要去做什么,他一概没有打听。

秦夏取青柿是为了酿酒,他以前曾经听说过一种“柿酒”,就是用没有转红的涩柿子酿的,干脆一起试试。

几大筐葡萄和柿子一起运回了酒坊。

“接下来我会每七天过来一次,遇到什么问题,你们优先找陶管事,陶管事处理不了的便等我来。”

又特地嘱咐,用葡萄酿酒,不能把葡萄外面的一层果粉洗掉。

“这个东西,你们可以理解为天然的酒曲。”

赵老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至于柿子酒,他交给这父子三人自己动脑筋折腾。

返程的日子,半路恰逢秋雨,冷意骤浓。

秦夏和彭征在马车上冻得直搓手。

后者挑起车帘向外看,官道两侧树木寥落,秋风萧瑟。

“秦掌柜,回去便是仲秋,生意又要忙起来了。”

秦夏恍惚了一瞬。

“日子过得真快。”

“可不是嘛。”

彭征把手插在袖子里感慨了一句,“这鬼天气,回家得喝完姜汤暖暖身才是。”

车至齐南县城,雨已变小了许多。

彭征让秦夏把他放在一处胡同口,打算自己冒雨跑回去。

下车前他道:“过两天我带家里人去食肆吃饭,对了,上回做的那个兔头还有没有?我想多买几个。”

“猎户要是再送来兔子,我就给您做。”

彭征满足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