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所有大臣想着之前二人争吵的场景,纷纷掩袖轻笑。

那小子虽然是个怪才,可不得不承认,有他在,他们这几个人再上朝,总能多几分趣味。

顾大望也在这一侧帘幕后,他并未参与这些同僚们的谈话。

他比这些人更早得知周自言的存在,只是一直没有去打扰他。

现在他终于可以确定,这位旧友,是真的回来了。

不仅回来了,还要再拿一遍三元及第,像以前那样重登辉荣。

……顾司文现在是不是和他关系挺好的?

顾大望握着座椅手背,在脑海中思索。

老友以前一心扑在政务上,不爱教学生,所以名下一个弟子都没有。

但他听说老友现在想留在国子监做夫子。

这样的话,家里那两个小子不就可以跟着老友学习了?

凭老友的本事,教两个小崽应该没什么问题……搞不好他们老顾家也能出一个三元及第的才俊!

顾大望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幻想中,殊不知他的旧友刚写完第一道题,又在第二道题上卡住了。

第二题,【岁皆有税,奈何府库、军资总不见充?刍粮马临缺资,何不时至乎?】

周自言眉头紧皱,这问题真是……

‘年年都有税收,为什么国库和军费总不见充盈?粮草和马匹是战场上紧缺的物资,为什么总不能及时地送到前线?’

这道题还用想么!不就是因为有贪官污吏,所以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必敬宣帝自己也知道,为何还要拿出来问?

宝嘉殿里的三百贡生,有没有家世的普通学子,也有爹娘在朝围观的官宦子弟,敬宣帝是想看看这两类学子,对于这个问题都是什么样的看法吧?

周自言揣测,敬宣帝可能更想知道官宦子弟会怎么想。

毕竟这三百贡生里,可有不少贡生的家里,就管着这些税收和粮草。

钓鱼执法,这不就是变相的钓鱼执法。

周自言抿着唇角揉揉额头,强压下嘴角的笑意,开始作答这第二道题。

既然是贪官,那就治!

既然国库不够,那就开源!

既然前线总是收不到粮草,那就自己种!

整治贪官,想办法加强官方商业渠道,再让前线士兵自己种植粮食,为他们储备更容易携带的军粮……

一件件一桩桩实用的办法,被周自言分条例写到卷子上。

敬宣帝逛完一圈后,最终停在周自言身边。

所有人恍然大悟,原来陛下不是跳过了会元,而是想把会元留到最后再仔细观察啊!

敬宣帝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周自言写到如何制作优良军粮的时候。

敬宣帝看了一会,突然‘哼’了一声,甩袖离开。

好小子,这些东西,他在位的时候可从没有提过,感情都在他脑子里呢是吧?

若不是殿试问到这个问题,他怕是还不会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