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大家针对准备招收的七八岁左右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身体适应性,对未来训练人员的配置及训练科目都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可行性的分析并仔细论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他们集思广益,最终大体确定了将要设立的科目和未来招生的总体方案。经过完善,对招生过程中的各种测试标准都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同时也对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做了很多的预案及应对方法,最终拿出了一个完整的招生及训练方案上报,并很快得到上级的首肯与批复,随即他们就按各自划分的区域,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
薛明与其他九个人组成的招生小组是负责长江以北至东三省的东北区,他们的落脚点是一个滨海小城。抵达小城以后,他们分成了三个小组,薛明和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军队里的三届搏击冠军,名叫耿志军;另一个是军队的科研人员,名叫严岳,会制作和拆解各式各样的爆炸装置,他们三个留在本地了招生,另外两个小组则去另外其他的城市招收队员,剩余的一名小组成员,负责与各地相关部门接洽,这样就可以使招生小组抵达下一个城市以后立即投入工作。
这次招生的一个明确纪律就是不要大张旗鼓。首先,他们在全国各地筛选出一百五十个大中城市,按城市间的距离远近及分布状况,划分出八个大区,每十个人负责一个区域,区域内每个既定的目标城市只选择在其中一个主要的行政区里进行招生,范围是区内所有主要的幼儿园,从中去选拔二十至三十名适龄儿童,这样既可缩小影响范围,又可以省去不必要的舟车劳顿,最主要的是可以节省时间。
怀揣着尚方宝剑的薛明和各地的选拔组成员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可以得到当地驻军的全力配合与支持。
还在路上的时候,负责协调的那个小组成员就已经通过军方与当地市政府的协调好了,很顺利的薛明他们就和区里的教育局取得了联系,因为此前市里已经提前打过招呼,当薛明他们说明来意以后,教育局的同志很快便把辖区里的所有幼儿园的资料整理了出来,并委派了专职人员全程陪同,薛明他们在探索中迈开了第一步。
清晨,位于沿海的这座小城沐浴在阳光之中,短暂的繁忙过后,街道又归于平静。寒风吹动着几片枯黄的落叶向一侧翻滚而去,街上行人很少,偶尔有车驶过才会打破这里的宁静。
路北区是这座城市的一个老居民区,区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二十几家官办的和企业所属的幼儿园。在离幼儿园几百米的地方,薛明他们下了车,徒步来到了今天要去的第一个幼儿园----第四幼儿园。
昨天一天他们跑了四家规模比较大的幼儿园,每到一处,他们并不惊扰孩子们,只是观察。
园方已得到教育局的通知,说是部队上要来挑一些孩子作为部队专业人才的培养对象。和教育局一样,园方也以为招收的是文体方面的学员,这种事情以前也有过,只是这次和以往不太一样,负责招生的同志并没有安排孩子们唱歌跳舞之类的演示,而是布置了许多动脑与动手的操作活动,主要考察孩子们的反应与协调能力。
七八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相当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这个时候既是他们快速成长的阶段,也是他们最活跃的阶段。俗话说‘七、八岁的孩子讨人嫌’,所谓的‘讨人嫌’就是指这个阶段他们的旺盛精力和认知这个世界的渴望,这让做长辈的一天到晚都忙于应付。
薛明和两个同事站在二楼的园长办公室里隔窗向外观看,为了便于全面的观察,在十点钟的课外活动时间园长特地给这些大班的孩子延长了活动时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老师们按照院长的吩咐没有去带领孩子们一起活动,而是把平常用的一些皮球、玩具之类的东西放在操场边上的筐里,当老师们退到一旁,宣布大家自由活动的时候,许多孩子都愣在那里,有点不知所措,他们已习惯了听老师安排做活动。
短暂的沉寂被一个孩子打破了。只见那个孩子快速的向盛着玩具的筐跑去,迅速的拿起一个皮球,高兴地大叫:“我要去投篮了”,说着就跑到了靠近墙边的一个儿童篮筐前,在距篮筐还有三、四米的地方抬手就把球投了进去。薛明他们看得清楚,确实是投进的,不是跑到近前放进去的。
在其他的孩子还在张望的时候,又有一个孩子走到了玩具筐前,从里面拿出两个彩色的花球,这次是一个女孩子,她把球分给身边的另一个女孩,两个人在一边拍起球来。
这时,那些站着没动的孩子看到老师并没有责怪,而是用微笑着鼓励着他们时,‘啊!’的一声,全都四散跑开,有的爬上了转椅,有的跳进了沙坑,剩下的那几件玩具瞬间就被腿脚快的孩子给瓜分了,操场上顿时一片嘈杂。许多没有玩具的孩子在胡乱的追逐着、打逗着,一些不甘寂寞的孩子开始打那些拿着玩具的孩子的主意。
最先拿到皮球的那个女孩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在皮球弹起的时候一下把它抱在了怀里,另一个女孩仍然在自顾自的玩着,一转眼,她的球就到了那些个男孩子的手里,这些男孩子开始抱着球在院子里追逐了起来,
女孩委屈地看着他们。旁边的那个女孩看到这一切,把自己的球递给了身边涌上来的男孩子,在那个女孩的耳边耳语了几句,女孩高兴的笑了,两人一同走向旁边几个也是无事可做的女孩子们互相商量起来,随后,那个女孩向刚才投篮的的那个男孩喊道:“亦非,快来,给我们当老鹰。”
此时,最先拿球去投篮的那个男孩在投进了七八个球以后,已经把球递给了其他的小朋友,来到了器械活动区。此时,正在用力地推着坐满了孩子的转椅,一圈一圈地推着乐此不疲。听到女孩的喊声,他扭头看了一眼,又加力推了两圈,转椅靠惯性自己转动了起来。男孩一转身跳下了器械区域,跑进操场。
此时,女孩们已经结好了队形,那个女孩在最前面伸开双手保护着后边的视为小鸡的女孩们。叫‘亦非’的男孩一到场地就迅速向队尾扑去,女孩也跟着他快速的移动着、阻挡着,几个回合下来,女孩后边的队形已经跟不上前边的节奏了,男孩一个急速变线,迅速躲过女孩纤细的手臂,扑向最后一个已经乱了步伐的女孩,并一把抓住了她,获胜的他兴奋地大叫起来。
薛明一直很专注地看着下边发生的一切,仔细地看着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园长看到薛明正注视着玩“老鹰捉小鸡的”的这群孩子,不失时机地介绍到:“那个男孩叫沈亦非,挺聪明,很讨人喜欢,运动能力超强”
薛明点点头:“我也注意到了,刚才看到他从那个旋转木马上跳下来的时候,我就发现他的脚步没有旋转以后的那种飘忽不定的感觉,说明他身体的控制力很好,另外我想问一下,那个女孩您了解吗?平时怎么样?”
“哦,我正要给你介绍一下她,她叫‘梁青’,如果说亦非聪明,那这个梁青就不仅是聪明了,可以算是人精了,很懂事,尤其是她的记忆力特别好,可以说几乎过目不忘,只是她的家境不太好,她妈妈在她出生不久就去世了,他父亲是个司机,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带着她,由于他父亲经常出门,所以比起其他同龄孩子,她有很强的自理能力,这也是让我们老师最为省心的孩子。”院长一边说着,一边慈爱的看着下边正在组织自己小鸡队伍的梁青。
楼下的亦非在一边催促道:“好了没有,我可开始了捉了?”
那个叫梁青的女孩伸手挡住亦非,正要喊开始,她却停住了,她抓住了亦非的胳膊,让他动不了,抬头看了看二楼园长办公室,仿佛听到了楼上关于她的对话。
第三章 测试(3)
背向阳光的院长办公室,屋里比外面暗多了,按常理白天在阳光充足外边是不容易看到屋内的景象的,但薛明却明显感到女孩的双眼看到了他,薛明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紧,头皮有些发麻,从军这么多年,即便是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他也没有过这感觉。但这只是很快的一瞬,转眼女孩又和她的小伙伴们沉浸在欢乐之中了。
回去的路上,薛明的心里一直在放不下那个女孩的身影,尤其是女孩投向他们的一瞥,为此,在孩子们各自回班以后,薛明特地来到楼下女孩站过的地方向楼上望去,窗子上只能反射出树顶的一部分和天上的云,但他坚信女孩看到了自己。
同行的助手看出薛明的心思,在一旁说道:“这个孩子是有些不同寻常,很灵醒。”
薛明不置可否地说:“再看看吧,过些天人齐了以后,再看看她其它方面的表现,关注一下。”
连续十多天,薛明他们跑遍了区内所有的二十几家幼儿园,大体圈定了将近五十名的孩子,并且通过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向他们的家长发出了部队的招生考试通知书。
紧接着,更加严格的测试开始了。
周末的上午9点,在紧邻部队的一个征兵大院里,家长和孩子们陆续到达了。原本很清静的征兵办公楼喧闹了起来,不安分的孩子们这屋进那屋出,看哪里都新鲜。家长则密密麻麻的挤坐在驻军征兵办提供的一个很大的会议室里。薛明把孩子们召集到了一起,他大致清点了一下,总共来了四十二个孩子,比通知的少来了几个孩子。
“还算不错”,薛明心里在想。
薛明他们三个人各自带了十几个孩子,分别来到了其他的房间里,进门之前,每个孩子都会从他们手里领到一个袋子,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笔和一张测试小卷,还有一张彩色的图片。
孩子们先被要求按照各自图片的内容说出来一段故事,然后,又被要求在那张白纸上画上自己最想画的内容,画什么都可以,最后,那张小卷上边有五道图形题,每道题都是一个图形的系列变化,但都有缺失的一部分,每道题后边有若干个选择,孩子们被要求在空白处填上适合的图形序号,使整个图形完整起来。
很快,孩子们就都做完了,当薛明他们把孩子们手里的图片收起来的时候,孩子们还有些不舍,家长们则以为考试结束了,没想到薛明他们又把这些孩子一个一个单独地叫到屋里,让每个孩子们回忆一下自己的那张图片都有些什么,看看能说出几样,这大大地出乎孩子和家长的意料。
当孩子们单独面对这
三个面带微笑的叔叔时,个别孩子就明显地紧张了,而紧张更使他们能回忆起来的图片里的东西少之又少,有的孩子只说出了一两样,在薛明他们的不断鼓励下,勉强又能说出几样。但大多数孩子并不紧张,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最无畏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害怕,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都渴望去尝试。绝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回忆起图画里的绝大部分内容,虽然其中也有些子虚乌有,是孩子们凭自己的感觉添加进去的,这些回答千奇百怪,令薛明他们捧腹不止,但从中也看出了孩子们的活跃思维。
一上午的测试很快过去了,他们三个人大致沟通了一下,决定下午就进行身体机能的测试,一是因为时间紧,再有就是怕时间拖得太长会使大家懈怠。
薛明把家长和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告诉他们,下午两点半还在此地集合。这就体现出当初选材只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好处了,大家离这里都不算太远,时间很充裕。
相比上午的考试,孩子们更热衷于下午的测试,因为都是他们平时没有参加过的项目。
短暂的热身以后,更像游戏的测试开始了。第一个项目是托球跑,每个孩子用拍拖着一个乒乓球跑过五十米的距离,以球不落地为最好,这个是为了观察孩子的控制力及协调性。第二个项目是旋转后的直线行走,每个小朋友先自己闭上双眼,然后原地不动自己转动,当听到开始的命令时,他们要沿着一条笔直的白线向前行走20米,这个测试是为了观察孩子们的空间感与平衡性。第三个测试比较平静,每个孩子拿到了一套被打乱了的拼图,这是薛明费了很大力气才找到的。孩子们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把图形拼好,谁拼的最快,谁可以得到这套拼图,拼好以后的举手示意。
当说完‘开始’以后,薛明端起身边的水杯喝了一口水,从早上忙到现在,他们连午饭还都没吃,此时口干舌燥的,满嘴苦涩。
薛明刚放下杯子,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女孩举起了手,这正是让薛明感到诧异的那个女孩,她叫‘梁青。’
“小朋友,你还有什么问题”薛明以为女孩没有听清楚,就追问了一句。
“老师,我没有问题,我拼完了,您看一下。”梁青静静地说道,大方又有礼貌。
“拼完了?”“你拼完了?”薛明和他身边那个叫耿志军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昨天,他们也试着拼了一下,最快的是那个爆破专家,最慢的就是这个耿志军,但即便是最快的,也比这个女孩慢了许多。
“你拿过来。”薛明对着女孩摆了摆手,女孩轻盈地走了上来。
上午测试的时候,梁青没在薛明的这个小组,薛明也没有来得及询问女孩的成绩。但下午由于都在同一个操场上轮流考试,薛明特意暗中观察了一下,女孩的每一项运动测试不一定是最快的,但却是完成质量最好的,几乎没有是失误,尤其是在闭眼旋转的时候,梁青几乎没有偏差,从起点转回到起点后直行的二十米,她几乎没有偏离出预设的狭长行走区域,很顺利地走了过去,说明这个女孩有良好的空间感知能力。
梁青递上自己的拼图,她确实拼好了。
“你以前做过这样的拼图吗?”薛明蹲了下来,面对这女孩问道。
梁青看着薛明的眼睛,盯了好一会。
刹那之间,薛明明白了,为什么那天自己看到这个女孩有点头皮发紧,现在又是这个感觉,这是因为女孩的眼睛可以看穿他的内心。
梁青的目光渐渐变得柔和起来,她笑了,笑得很好看:“我是第一次做,以前没见过。”
薛明看到女孩的眼神的变化,刚才他没有逃避女孩的逼视,他要让这个女孩读懂他内心的诚意。
“好的,谢谢你,你真的很棒,可以回家了,回家后好好休息一下。”薛明自己都不知为什么和女孩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拍了拍女孩的肩膀。
“我等一会,等亦非做完了我们一起回家。”梁青轻声说道。
“亦非?哦,我知道,你们一个幼儿园,你们没有家长带着来吗?自己来的?”
“上午是亦非爸爸带我们来的,下午我们是自己来的,我们认识路,不用家长陪着。哦,亦非拼完了。”梁青说着转身往考场里边看着,在她转身的同时,亦非举起了手。
薛明有些诧异地扫了一眼身边的女孩。
梁青眼睛看着走上来的亦非,依旧静静地站着,但当薛明诧异的眼神飘过女孩面庞的时候,薛明看到了,女孩嘴角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微笑有让薛明又有了那种头皮发紧的感觉,他知道,女孩再一次感知到了自己的内心在想着什么。
第四章 穿越黑幕的双眼(1)
考试结束以后,梁青和亦非一起来到了亦非的家里。
同住在一条街上的两家相距并不远,街坊四邻都是多年的老住户,彼此很熟悉。梁青因为母亲去世的比较早,在运输公司开车的父亲出车以后回家的时间很不固定,因此没少委托街坊们帮着照看。
梁青比亦非大了将近
一岁,如果不是前两年的一场大病,她现在也应该上小学了,但阴错阳差,这场大病好像激活了她的某些潜能,本来很柔弱的梁青就像换了一个人,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弱不禁风,除了依然略显消瘦,身体素质却明显增强了,即便与年龄相仿的男孩子抗争也丝毫不落下风,更让人吃惊的是,她的智力与反应超出常人一筹。
亦非本来是这里坊前左右的孩子王,调皮捣蛋没少给做老师的父母惹麻烦,四五岁的时候又开始和他的一个远房的三叔学习一些拳脚功夫,连一些比他稍大孩子都不是他的对手,但就是这样一个从来不知道害怕的沈亦非,却对梁青噤若寒蝉。
亦非淘归淘,但很懂事,也很聪明,对自己的姐姐更是呵护有加,这是源于他内心骨子里那种男子汉的英雄主义,认为女人天生就是应该让男人来保护的,有这么一两次的打架也都是因为看到有其他孩子在欺负自己的姐姐。
但他也有顾忌的人,这就是梁青,不只是因为梁青和姐姐是好姐妹,还在于聪明的亦非却经常遭到鬼精鬼精的梁青的戏弄,动武梁青不是对手,动脑亦非往往跟不上梁青的奇异的思维,每次招惹梁青,梁青总是可以找到让亦非在小伙伴面前丢丑的办法,弄得他很没面子,这样一来二去,亦非不敢再去招惹梁青了,梁青自是也不再去作弄他了。
亦非的姐姐叫沈亦凡,现在上小学。梁青和亦凡从小就是形影不离的好姐妹,她虽然比梁青大两岁,但一旦这姐妹两个凑到一起,梁青却往往是亦凡的主心骨,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亦凡的胆子比较小,更在于梁青的反应奇快,一些鬼点子往往让人始料不及,这方面让亦凡望尘莫及。
亦非一进家门,就迫不及待地向父亲说起了今天考试的种种项目,以及自己是如何的表现出色,父亲微笑着看着他,不住的点头。亦非的父母都是老师,多年的教育经验让他们知道过度苛责孩子绝对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因此,亦非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基本上都是肯定和表扬,这大大增加了亦非的自信心,而他们身为老师,本性使然让他们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但他们并不是那种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多方诱导,让孩子自己对探索知识产生兴趣,因此淘气的亦非也非常懂道理。
梁青是他们家的常客,自打梁青的母亲去世以后,每逢梁青的父亲出门无法及时赶回来的时候,亦非的父母就把梁青接到了他们家里。那时候邻里之间绝对要比现在要温情的多。作为老师的他们家境并不富裕,唯独书比平常人家要多很多,家具上、书桌旁,凡是可以利用的地方都摆满了书,而这些书无意间为梁青打开了一扇智慧的大门。
梁青识字很早,这得益于她天生的不一般的记忆力,几乎过目不忘,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认得许多字了,当亦非的父母发现梁青的这个特长以后,作为老师的他们便有意识地辅导梁青。任何老师都会喜欢善于学习的孩子,而梁青的聪明及超强理解力,更令亦非的父母欣喜,因此,和年龄相仿的孩子相比,梁青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明显高出一大截。在梁青的带动下,亦非姐弟也都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到周末,他们家里俨然成了一个小课堂,涉及到的任何未知的东西,他们三个人都可以争论半天,往往这时候,亦非的父母就成了断案的法官了,反正,不管是什么问题,要是没有一个让他们三个都信服、合理的答案,这间屋子里就会叽叽喳喳地闹个没完。
在亦非述说着下午考试期间的各种趣闻的时候,梁青来到了正在写作业的亦凡身旁,没有去打扰她,而是随手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了一本‘智力画报’静静地翻看了起来。亦非一口气说完以后,转身跑出屋去,找他的那些小伙伴去了。
亦非的父亲无奈的摇摇头:“这孩子,就没有一会儿安稳的时候,小青,你考的怎么样,说说。”
梁青抬头看着铭飞的父亲,若有所思地说道:“沈伯,我想他们不像老师说的那样。”
亦非的父亲没听明白:“什么?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什么不像老师说的那样?他们不是军人吗?”
“不,他们都是军人,是那种拿枪打仗的军人,不是唱歌跳舞的军人,要我们去也不是让我们去唱歌的。”梁青说的很平静却很有条理。
亦非的父亲沉默了,梁青的话让他意识到了这次招生的不同寻常。
与此同时,薛明和耿世军、严岳正在分析、核对这一天的评测结果。每个考核指标他们都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完成时间、速度以及完成的效果如何进行打分,并且还有考官自己对孩子的印象分。
“那个女孩的考试成绩怎么样?你们两个感觉如何?”薛明问道。
严岳笑了笑说:“你的感觉不错,上午是我看的她,你知道一开始她给我的感觉是什么吗?镇定!出奇的镇定!许多孩子单独面对我们的提问时会紧张,从她的身上我一点没看出来,并且她有超强的观察和记忆能力,这是她的成绩”严岳说着递过来上午考核那部分的成绩。
薛明拿过来和耿世军一起看了起来。
严岳接着说道:“她的语言
组织能力明显比其他的孩子高出一截,并且逻辑性很强,你看她的按照图片讲故事这一项,下边是我记的大致内容,很完整,想象力很丰富。”
“她的这些找规律的图形题完成的也很快,而且难得的是她都做对了,比我强。”耿志军也一旁说道。
“这你还别不服气,孩子们看这些图型比我们这些大人有感觉,许多事情我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框框,跳不出去,孩子们却没有这个框框的约束,他们的思维是扩散的,不受限制”薛明一边看着一边说道:“这是怎么回事?你这十加二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