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迪斯局长"的本领,使许多间谍走投无路。随着一对对间谍夫妇和间谍的落网,西德反间谍机构开始全面反击。
1976年3月6日,赫尔加和彼得在多特蒙德进行了最后一次会晤。
这一天,彼得精神紧张,他怀疑赫尔加已被人盯上。他们来到多特蒙德,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夜晚。彼得一扫往日的疯狂,忧心忡忡,赫尔加从彼得神态中多少感觉出了点什么,她一再追问,彼得总是以借口转移话题。3个多月以来,这位年青妇女已被波恩反间谍机构监视,由于间谍的缕缕落网与变节,赫尔加也被告发,并处在"纳迪斯"的监视之中。彼碍极力想摆脱这种烦恼,想让自己与赫尔加的这一夜过得更好、更充实一些,但是,职业性的反应和心理的恐惧使他总难以入睡,他辗转反侧,内心的矛盾与对赫尔加的爱相互交织,他既担心自己会很快落入法网,又对自己长期利用赫尔加为东德国家安全部提供情报感到内心不安,因为至今赫尔加还以为她在替英国人卖命。思考再三,这位间谍老手还是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并施展间谍行业的惯术、丢卒保车,舍人为己。第二天,彼得乘火车逃往东柏林。一抵达目的地,他就给赫尔加打电话,告诉她说:"我出了点事,请你不要担忧。"赫尔加听到电话,神情立刻紧张起来,她明白,彼得的电话在告诉她,她的上司已暴露,并且逃遁,留她只身一人。赫尔加也试图逃离西德,但是无法与上司联系,要在一夜之间改变生活的环境和命运,她似乎还缺少勇气。以后的两个多月,赫尔加一直夜不能寐,她担心有朝一日西德反间谍机构联邦刑事局的警察会闯进她的寓所。她的脑海在翻腾着,回想着10年来自己所走过的路:不仅充当间谍,获取了无数重要情报,而且游戏情海,渡过了自己最辉煌也最放荡的青春时代;有过成功后的刺激与兴奋,也有过矛盾与纠葛;与彼得的相识、结婚,最后的告别。……赫尔加内心越加空虚。5月5日的清晨,赫尔加刚刚吃过早点,便听到一阵阵急促的叩门声,听着叩门声,她心跳加快,她希望是彼得,又害怕不是,在思路混乱步履慌张中她打开了大门,迎面来的不是她渴望的彼得,而是衣冠楚楚的警察。虽然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赫尔加还是有些茫然无措。走进警察局,赫尔加遵循从前得到的指令,矢口否认自己所做过的一切。然而,面对自己叛变的种种证据,她显得狼狈不堪、语无伦次,她的精神防线彻底崩溃了。叛国?直到最后一刻,诺娃还以为她在替英国情报处效劳。她悲愤,为自己被捉弄感到耻辱,为彼得一直欺骗自己的感情和人生羞愤不已。她不曾想到,10年来,她一直被蒙在鼓里,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叛国,英国间谍?东德间谍?赫尔加再也昂不起头来,她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