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严峰摇了摇头:“柏舟带回来的消息,说是当初只差最后的实验,所以没有进行正式的搭载。”

只差这一点,只差一个实验的时间。

整个世界就地覆天翻。

而原本这些资料,闻柏舟并没有想起来。

这枚电子储存器,是他在临走之前,由杨旗交给他的。

那时候他们人都已经在缓冲区里准备登车,杨桐却急匆匆地下来,说杨老找他,且只找他。

闻柏舟不明所以,跟着杨桐上了楼。这才发现杨旗的休息室里不仅仅有杨旗,还有着齐老师。

他们俩似乎刚刚进行过一场争执。闻柏舟推文而入的时候,休息室里的气氛非常严肃。

可见他来了,两个老人顿时云销雨霁,气氛陡然一松。

“舟舟。”杨旗喊他,“来杨爷爷这里。”

闻柏舟快步走了过去:“您找我呀?”问完杨旗,又冲着齐老师露了个笑:“齐老师也在。”

“嗯。”齐老师绷着脸应了句,“你杨爷爷找你。”

闻柏舟就坐在了杨旗的病床边上,杨旗拉着他的手,问他:“还记不记得,你拿走可控核聚变的时候,我和你说,这只是开始。”

那时候杨旗的病症还没显露,他安排了齐老师与闻柏舟一起整理可控核聚变的资料,然后对闻柏舟说了这个话。

见闻柏舟有些恍然的点了点头,杨旗就笑:“你很棒,连青鸾的建造资料也拿到了。那这后续的东西,我也应该交给你。”

话音一落,齐老师就喊道:“杨老!”

他脸上满是不赞同的神色,可大概是顾及着闻柏舟,他打断了杨旗的话之后,就没再继续说。

闻柏舟茫然地看了他一眼:“齐老师,怎么了吗?”

齐老师表情格外严肃,他没有看闻柏舟,只盯着杨旗:“现在不是时候。”

杨旗轻笑了一声,他和蔼地看着齐老师,柔声反问:“什么时候才是时候?”

齐老师绷着脸没有说话。

杨旗披着外套,坐在床上,另一只手还吊着吊瓶。他看着齐老师的目光像是在看自己的学生。他指了指床尾:“你坐,别吓着孩子。”

齐老师板着脸落座了。

杨旗看着他的模样笑了:“牧冬,你也知道,没什么合适的时候。”他宽慰地拍了拍齐老师的手:“别那么紧张,也别太担心。你要对我们的人有点信心。”

齐老师低下头,他扶了扶眼镜,依然不赞同:“太早了。”

“不早了。”杨旗说,“吃透资料要不要时间?技术突破要不要时间?实验落地、建设平台,又要不要时间?牧冬,没有合适的时候,那就说明任何时候都是合适的。”

齐老师看向闻柏舟:“可控核聚变,你们落地了吗?”

闻柏舟点了点头:“最新的聚变站已经在建设中了,估计明年就能建好。实验堆也成功接入了供电网络。我们今年大旱,出现了缺电潮,用电缺口是实验堆补上的。”

这个答案有些出乎意料。

齐老师脱口而出:“这么快?”

“还好吧?”闻柏舟说,“我本来以为今年就能建好聚变站……”

在他的印象里,龙夏决定建什么,就都建设得特别快。他甚至觉得这个聚变站需要花一年多时间,简直慢得出奇。

杨旗听得乐呵呵直笑:“聚变站和传统的核电站,还是有些差别。这是你们的第一个聚变站,不能依着以前的经验来。核岛的设计、常规岛的设计,都要重做。特别是核岛。我们的核岛设计完全是按照东山的山型做出的针对性设计。你们要是换了地方,那一套设计不能用。一年多已经很快了。”

参与过聚变堆建设的齐牧冬更清楚,这样的速度有多么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