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掮客费

玩唐 午后方晴 4736 字 3个月前

李显这回没有白信任王画,随着两个王家开始决战,粮食涨价的风波也正式将要宣布结束。

能称上两个王家了。

如果春天王画一家称为家族,那是寒碜王画。但经过了这次粮食起起落落带来的收益,以及钦州的大丰收,为王画积累了常人无法想像的财富。

这只一个方面,主要这一次粮食操作过程中需要很多人,经过这次实践,这些人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有用的人才。这才是王画以后最大的资本。如果抛开嫡系弟子不谈,单论手中的财富、掌控的人才、发展的潜力、以及力量,王画实际上已经凌驾于七姓十家任何一家之上,或者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三家合在一起,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崔懿合在一起,赵郡李楷与陇西李宝合在一起,才能勉强与王画掌控的财富力量相媲美。但这只是现在,过了一年后,王画又将他们甩得远远的。

最可怕的是王画的低调,也只有李雪君的父亲与太原王家才知道王画掌握了多少力量,知道得还不全面,沐孜李控制的力量,他们还没有看到。但他们因为与王画绑捆在一起,打死也不会向外人透露的。

特别是太原王家,现在单论财富再也不是十家中的尾巴了,最少挤入前三位,到了明年有可能名列榜首。当然他们不可能让下人载着一车车金银,跑到其他家族门口炫耀。没有事那叫偷偷乐,这才叫涵养。

不然哥怎么是唐朝最有修养的家族。

但许多人明白,这是幸运,如果不是因为王涵苦恋王画,王家老爷子明智地做了一个选择,默认了王涵跟在王画后面,怎么能有今天?

于是一干族人望着老爷子,眼光充满了敬仰,在看伟大在领袖。

至于王画,那是应该的,我们王家的小娘子是什么地位,做了一个媵,能不补偿吗?实际上是对过去王画给王家羞侮,铭心刻骨,不然现在即使王涵成了王画的媵,有了这么大好处,也要感恩戴德。

太原王家没事偷偷乐,但整个唐朝百姓,因为这两个巨无霸的战争,弄得仙仙欲死,能不急吗,衣服穿差一点没有关系,手饰少戴一点没有关系,可能不吃饭吗?

还有上百个想偷机取巧的粮商,也因为无辜地卷进这两个超级霸王龙的战争中,不知被那条龙尾巴甩了一下,或者被大脚踩了一下,变得倾家荡产。

其他粮商侥幸逃过,心中也是戚戚,看到没?这个粮价又涨到六十文了。得,咱还是看戏吧。粮得进,但得少进,船拉太浪费了,改换一马车吧,拉个几百斤回去装装面子。

但钦州的粮价一直很平稳。除了王画的“劳动”换去的粮食,王画又发送了五十艘海船粮食过来。后天到天竺的陆二狗又带来了四十万石粮食,考虑粮战到了尾声,放在了钦州,在新城里划出一个坊,也是留作以后新城仓库所在。储放下去。不但是钦州,连周边的二十几州府粮价都牢牢的控制住。

也有商人想偷机取巧,但想到中原的粮价一会儿攀上了珠穆朗玛峰,隔天就掉到了马里亚纳海沟,再加上考虑到这是王画强行补贴平稳钦州粮价的,如果收购会不会让王画产生反感。于是一个个脑海里想了一下,还是安份守己吧。

这份平稳,也为钦州创造了更大的活力。毕竟现在钦州象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婴儿,不能经受任何打击。王画的掮客费也产生了作用,八月份一个月,钦州城就增加了一万人口。

可是王画的鞭炮厂也开张了,故伎重演,让人到了中原各州噼里啪啦放了一气。

炮竹一响,黄金万两。

真有黄金万两,为什么会有原始的炮竹,那是去祟,要响声炸跑秽气与妖魔鬼怪,但能与这个鞭炮响声相媲美嘛。听到这个响声,各个商人魂儿都丢了,丢到岭南了。

还是代理商,又引来一翻疯狂的争夺,如果不是赶不上粮食决战,说不定还能为最后决战增加一笔资金,锦上添花。

这个不象蔗糖,随时都可以制作。但为了安全,王画将作坊放在城外,而且各个作坊严禁任何烟火,为了让工人知道威力,王画刻意将一些炸药放在一起爆炸。

不过因为暴利,待遇好,也不愁找不到工人,当然也是掮客的作用,没有新近涌过来的一万人,工人还真难以寻找。

而且王画没有制作后世疯狂的水桶鞭炮,那玩意儿放起来,响是响,太危险。但烟花的配方还没有研究出来。

这回是王画公开经商了,有大臣进谏,就连老魏也说了一句公道话,为什么会响,不就那一点点药方嘛,想一想,为了修路,王画一天炸掉多少那个药方,这要是换成了鞭炮,会带来多少收入?难道真让王画将自己卖了修路?

不说话了。

但有人还在心里诽谤,什么将自己卖了,想一想这场粮战吧?还不知王画得到了多少收入,反正算不出来,也不敢想。宗楚客等人更是心中有数,这时粮战事态明朗,有人抢功,韦氏,为什么王画会有钱,那是孤与皇上三百多万缗钱,不然王画有这么大本事?象宗楚客都知道了韦氏有可能会获得巨大的分成

粮食之事更是不敢提。

这个钱来得比砂糖罐头还要快,就是印钞机估计都赶不上这个速度。

王家长老看得眼热,跟在王画后面,也不顾尊严,象一只哈巴狗一样。但王画这回不松口,说道:“伯父,见好就收吧。你也看到爆炸的威力了,如果放在战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而且我让手下在研究一种威力更大的炸药,这尤关军事。你要不要配方?”

听到军事二字,这个长老打消念头,宁家是怎样灭亡的,他是亲眼所见。

而且也能见好就收,钦州与粮食的收益,后面还有王画五十万贯钱的承诺,虽然相比于前者的收益,也成了一根尾巴,但也是恐龙的尾巴。够了!

钦州因为爆炮存在,终于成了大唐的一个传说。

再想想王画以前做过的事,而且道路因为炸药,修建速度很快,引来了无数商人前来钦州提前寻找商机。还因为李显下诏,无论什么逃户,只要到钦州,朝廷一律不问。本来嫌岭南远,现在听到种种好处,逃户也动心了。况且这一年增加了更多的逃户。一个个收搭行李,开始向南迁徙。只是他们没有钱骑马或者乘船,速度很慢。钦州暂时不能得到这批劳力。

可是商人速度快,王画以州衙修建的两个坊市也建好了,但这不纳在三家合伙范围。属于州衙的,不然真能引起争议。也来了,也看到钦州的生机,坊市的店铺价格也算公道,于是购买一两间店铺,就是不赚钱,也是一笔长期投资。连王家的长老都掏出了腰包,不过财大气粗,连购了六间商铺。

不但如此,终于迎来了一艘外国人的船。一艘四百来吨的大食船,驶往广州时,在南海上与唐朝一艘船搭话,偶然听说,过来碰运气的。

王画激动地差点扑过来将他抱着,大喊,同志哥,终于将你盼来了。

以前王画家的船只继续挂着波斯的旗号,但那不是外国船。这艘才是真正意义的外国船。只有外国人前来交易,才算国际港口。王画亲自带着官员迎接,现在大唐很骄傲,这个大食商人在广州时,官员正眼都不看一下。没有想到刺史大人亲自列队迎接,这个大食商人比王画还激动。

迎接完毕,还好,没有受宠若惊到忘记本份的地步。大食商人将货物拿了出来,这在广州不稀奇,但在钦州,许多大食货物还是很稀奇的。没有多久,就销售完了,主要各个店铺吃下去。这让他大喜过忘,并且也看到了一些特产。一边卖一边买。两天后就离开了钦州,官员盛情款待也不行,我还有七个哥哥,十个舅爷,他们的船还在海上,我得让他们立即抓紧过来。

不知道是不是他汉语说得不准确,或者是真有这么多哥哥舅爷,反正是喊同伴过来。

听了这句话,有些本来只打算在钦州做点买卖的商人也产生了想法,广州为什么富裕?不就是因为有外国人船只交易嘛。一旦外国人来了,钦州城的前途可以想像出来的。于是没有念头的也产生了念头,开始在钦州城置一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