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红日照在李峤的府上。
李峤,赵郡李楷这一脉的后人,一度担任过宰相,与崔家的崔融、苏味道都是以文而动天下的。
现在太阳开始从窗户里照进书房来,可是外面却有好几个家丁将这间书房看护着。
书房里有十几个老者。
其中一个老者看着大家说道:“消息我昨天晚上派人查清了,从去年夏天起他们确实从南方海国运过来许多香料。不但如此,而且有大量的象牙、玳瑁、珊瑚、珍珠。最让人奇怪的是他们自称是张仲坚的后人,在南海上建立了一个国家,可现在向中原运进来这些贵重的东西交易也就罢了。他们还带来了大量黄金,将这些黄金与交易得到的经济全部换成了我们大周的飞钱。难道他们想重新回到大周发展?”
听到他的疑问,另一个老者也皱起眉头,说道:“李二郎,如果按照你所说,他们为什么找我们联系,并且不用金钱交易,却要我们提供大量武器,以及一些匠人?”
张仲坚这个名字,还是出自故去的名将李靖之口传出来的。说这个人是扬州一个富豪张季龄之子,出生时因为长相奇丑,差点被其父杀死。后来见天下混乱,也想起兵造反。偶遇到李靖,两人相谈见欢。又在李靖府上见到李世民,更是自愧不如。因此对李靖说,你保佐李家在中原玩吧,我到海外去做国王去。
再后来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
但李靖这句话传出去后,在民间造成许多传闻,什么风尘三侠的,张仲坚便了虬髯客,一眼识天下人的一个神奇人物。
这十几个老者都是七姓中长老,天下人物中的精英分子,自然知道其中的真假。有这个人,甚至这个人确实很有本事,不然也不可进入李大将军的法眼。想想李靖的战绩吧,让所有突厥契丹回鹘人望而生畏。但绝对没有传言中的神奇。
既然他们存下大笔飞钱,想进入中原,现在买兵器做什么?造反,扯,那时候天下大乱,张仲坚都退让出去了,况且现在天下安定。
室内陷入一片沉思。
当时这个自称张仲坚后人,在南海中建立的岛国大夏国使者求见他们后,就提出这项交易。对于香料、象牙、玳瑁,七姓都知道其中巨大的利润。可就是这个兵器的要求使他们很为难。还有工匠,这不是将工匠调到扬州,或者长安,而去南海,海上风波,也别想回来了。这一弄,几百人失踪了,不造成影响才怪。
这时,另一个老者苦笑了一下,说:“主要我们现在风头上,不然这项交易问题也不大。只要我们做得隐秘一点。还有一点,他们昨晚又派人与我联系了,说过几天,他们就要向朝廷称臣纳贡。如果我们不同意,他们只好寻找其他世家。”
虽然是一个国家,也没有那一个大唐的人将这些南海的小国当作一回事。而且海上风险很大,倒是有一些国家向大唐称过臣的,比如交趾以南的林邑、水真腊、陆真腊、骠国、堕和罗、狼牙修、单单、罗越、盘盘,还有海上的哥罗、拘蒌密、婆利、诃陵、堕婆登、室利佛誓、羯茶国、裸人国等等。(关于唐朝周边国家所在具体地理位置,为了怕各位反感,以后开单章介绍)
有的都几十年派使者来唐朝一次,有的几百年才来一次,有的只见于去天竺求佛高僧或者海客笔记中。
所谓的进贡,更是为了脸面好看,更没有那一个把他当作一回事。比如室利佛誓,去年就来过唐朝进贡一次,通过他们的嘴巴知道这个国家出产许多金、龙脑香、汞砂,可那个感兴趣。一会儿说从交趾泛海二个月,一会儿说是二十天,恐怕都怀疑他们未必能找得到回家的道路。
但海运不是没有,唐朝还在广州设了一个提举市舶使,管理海上贸易,同时征收关税。
可关健是这个大夏国使者与他们谈判时,答应提供他们的香料、象牙、玳瑁、珊瑚数量巨大,巨大到所有世家都感到心动的地步。并且这些东西的贸易利润也是惊人的。
听到这个老者的说话,其他的老者看着西南方向,今天比拼的广场就在那一个方向。其中的郑家长老脸上出现羞愧之色。
看到他这个表情,崔家的一个老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也不用自责。当初令四郎也是好心,才将那个小子的姐姐不惜降尊屈体,娶回府上做儿媳妇的。就是令孙看不上眼,也是很正常的事。一个粗鄙的村妇罢了!只是那个小子不识好歹。不过我们都是低估了他。”
本来这次比拼,首先是画,王画送给狄仁杰的画,让狄仁杰又送给了武则天,因此在朝中担任官职的一些七姓弟子,都看到这两幅画。唯独的感觉,很逼真,可从本意上却失去了传统国画的“意”“神”。因此在这一点上,七姓都有了十足的把握。然而他却来了一幅《溪山行旅图》,不但画好,有新手法,而且还是正得不能再正的正统国画画意。
然后是琴,听过《阳关》,可都不信邪了,难道十首曲子都是《阳关》,都是《春江花月夜》?可现在真的有这种可能了。
再就是书法,更是没有人相信,会出现十种楷书
、十种草书、十种隶书新笔法,而且是让后人有一条参考道路的笔法。当真是仓颉造字?可现在这种可能性又在无限地放大。
最让他们自信的就是文章。可就是一篇《阿房宫赋》,又让他们这种自信烟消云散。
至于诗作,原来也有信心,当真首首是绝唱?现在呢?
棋还没有看到过,估计他既然提出来,肯定会有十足的把握。
本来听到这个消息,所有家族都义愤填膺,准备好好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因此每个家族都派了一个或者两个长老带着家族中最优秀的弟子,来到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