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十年来的第一次。

朝廷上的官员吓得不轻,为了求和跪了一地,甚至提出让公主去和亲,闹成一团浆糊。

温大学士顶着压力,一人站出来,慷慨激昂,带着一众门生在宫门外跪了一宿接着一宿。

林六生也跟着跪。

这真遇到事儿了,皇帝的沉稳淡定也变成了优柔寡断。

今儿个主战,明儿个又反悔了。

要皇帝从国库里掏军饷,就跟挤牙膏似得,要一次,给一点儿,要一次,给一点儿……

不久之后,边疆大捷。

皇帝顿时提气,一大波肆封赏又去了边疆。

大捷一次接着一次,大军简直就是无往不利。

一直到第二年初。

边疆再次失利,一时间,形势颠倒,难民都涌到京城来了。

早晚的事,林六生知道。

但他更知道,这是敌国拿出了最后的底牌。

何煌野他们若是能打压的下去,那便是旷古英雄,若是打压不下去,那便是再次回到原点。

朝廷之上跟那边疆,一直都是一体的。

皇帝体恤温大学士年纪大了,糊涂了,但为了给他一个教训,将他的孙婿,林六生,连着一众门生,还有几个支持他的大臣下狱,算是给一个教训。

温大学士也被圈禁在府上。

林六生整日穿着一身囚衣,在典狱司待着,挠痒痒,晒太阳。

没事儿还被拉出去打一顿。

林六生在典狱司实在不好受,吃不好也就算了,还今儿个说要将他流放,明儿个说要将他砍头的。

被一块儿关进来的那帮人觉得他跟温大学士是一家的,还都把情绪发泄到了他的身上,平时没少踢他的碗,把他推攘到墙角。

太子带人来审他的时候,都是于心不忍。

但也觉得自己到底是看走了眼。

这么一场下来,这个林六生既没有升官加爵,也没有赢得什么名声,却落得这么个下场。

到底只是一个攀附温家的菟丝子而已

难为生了这么一副好皮囊,真是可惜了。

可在夏暑正盛之时,边疆又突然传来消息。

久旱逢甘霖。

又是大捷,边疆形势再次微妙了起来。

皇帝心情可谓是一波三折,思索之下,解了温大学士的圈禁。

消息传到典狱司,也没有人踢林六生的碗了。

连太子偶尔过来,也不再拿悲悯而又无可奈何的眼神看着他了,还会时不时地拉着他说几句没一点儿营养的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