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紧接着,又有更多官员走出来,无一不在这座“小山”前驻足。

所有人都红了眼圈,包括楚溪客。

其实,他并不是“圣父”,之所以做出支援长安的选择,并非只是出于一颗不图回报的善心。

之所以不趁这个机会打回长安,是因为平川现在还没有那个实力,即使今上当真激起民愤,平川军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拿下长安。

更大的可能是,其余节度使等到平川和长安两败俱伤之时,坐收渔利。毕竟,现在的平川在那些人眼里就是一块香饽饽,若不是平川军余威尚在,他们早打过来了。

这一刻,看着平川百姓的“回馈”,楚溪客偷偷觉得,也许偶尔圣父一下也挺好。

当然,善心归善心,政治博弈还是要搞的。

楚溪客之所以派出两万平川精卫亲自押送粮食,就是不想让今上做这个好人!

接下来,全大昭都看到了平川的精彩操作。

平川的粮食送到长安之后,没有进城,更没有按照诏令的要求送入富国仓再由朝廷统一分配,平川军直接在城外找了个开阔的地方,安营扎寨,搭设粥棚。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每一个粥棚上都明晃晃地挂着一个大牌子

“八方有难,平川支援!”

担心灾民不识字,分发米粥的时候,还有小兵一边维持秩序一边敲着锣宣传。

不仅长安,其他各个受灾的州府都出现了平川军的身影,每一支队伍都带着足够的粮食,每一个粥棚都挂着“八方有难,平川支援”的大牌子。

短短几日,“八方有难,平川支援”的口号就响彻了大江南北。

今上不是没想过阻止,然而,派出的禁卫还没接近平川军就被愤怒的灾民给围了。

灾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谁是来帮他们的,谁又存着可耻的私心。

这个寒冷的灾荒之年,“平川支援”四个字给了无数灾民活下去的希望。

中原大地上,越来越多的“平川支援”在崛起,也有越来越多的灾民知道了平川这个地方。

渐渐地,灾民的脚步不再朝向长安,而是怀着比生存更多的期待转向了平川……

第158章

长安城外的灾民突然少了起来, 平川城外的灾民反而渐渐变多了,而且有着越来越多的趋势。

之前因为画展的原因来到平川城的文人学子们因为突降大雪的缘故,一直滞留在城中没有离开, 此刻,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平川王殿下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前几日轰轰烈烈的“平川援助”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文人们赞颂的文章都写好了, 就等着雪灾过后返回家乡,让所有人都看到平川为大昭百姓做的一切。

万万没想到,平川城的城门居然关闭了!当灾民聚集的时候,平川和长安一样, 不允许灾民进入!

文人学子们都愣住了。

难不成,平川王殿下不打算管这些灾民的死活?还是说, 前些天震惊全大昭的“平川援助”只是在作秀?

文人们分成了两派,有的出于对姜纾和贺兰康的信任, 坚信他们不会做出不顾灾民死活的事;另一派想法则比较激进,觉得政治面前没有圣人。

两拨人争来争去, 谁都说服不了谁。

那些年轻的学子们不淡定了,干脆奔向城门, 决定亲自去看看。

一看之下,更觉得怪异。

平川百姓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不仅没有私底下议论六部官员枉顾人命, 反而纷纷凑到城门前,主动询问要不要帮忙。

城门口的小吏显然对这波操作也已经很熟悉了,毫不客气地把前来帮忙的人聚集在一起,读书识字的分成一拨, 身强体壮的分成一拨, 勤俭细致的分成一拨……

没一会儿, 城门口的百姓就按照各自的特长分成了不同的行伍,并自发地选出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