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平川城建成后,附近的百姓全都搬进了新家,楚溪客瞧着这里虽然没有耕地,但依山傍水,距离主城区也近,干脆把附近的房子买了下来,打算重开丸子坊和仙草园。

没想到,村民们听说是平川王殿下买房子,成群结队地找到村长,想把自己的房子也送给他。说到底,还是感激楚溪客免费给百姓们分了那么好的“小别墅”。

楚溪客推辞不过,只得收了。当然,并没有白要,而是按照市价付了钱。

于是,这附近的整片村落都是楚溪客的私人财产了。

新晋“大地主”楚溪客昂首挺胸瑟了两天,就开始发愁拿这么大一片地方做什么。

刚好,贺兰康以平川军的名义从楚记订了一批小猫头干脆面和速溶奶茶,用于特种兵集训时的加餐,楚溪客一拍脑门,决定干脆建一个综合性食品加工厂。

于是,作坊有了,库房盖起来了,员工宿舍重新装修了,各种新式机器也在工部技术帝的帮助下研究出来了。

如今的楚记,已然不是之前的小作坊了,而是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的、几乎可以说超越时代的流水线式的加工基地了。

下了官道,就能看到一条宽敞的三合土路,土路两旁还各有一条可容四人并行的水泥路,土路上走车马,水泥路上过行人。

走上约莫半里地,就能看到楚记的大门了。

门柱高大粗犷,两侧伫立着高高的望台,台上各站着一名高大凶悍的突厥人,两人腿边还分别蹲着一条大黑狗!

若不是横梁上明晃晃挂着“楚记食品工坊”的匾额,众人还以为是误入哪个山寨匪窝了。

这样一个门楼竖在这里,别管是小偷小摸的小毛贼,还是惯爱顺手牵羊的大爷大妈们,吓都要吓跑了。

刚刚还嘻嘻哈哈自由散漫的西域商人们顿时绷紧精神,各自警惕起来。

不过,进了大门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巨幅路线图,就刻在迎门的假山上,厂房、库房、办公楼、宿舍、员工食堂各在哪个方位一目了然。

更令人惊讶的是,图上不只有大昭文字,还有西域文字很多西域小国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楚溪客便叫人挑着用得比较广的刻上去了。

说实话,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能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看到熟悉的文字,那种感觉就像海外游子突然见到了亲人一般,让人禁不住热泪盈眶。

此刻,楚溪客就发现,有些商人偷偷地抹起了眼泪,还有人对着那片假山,用本族的礼节虔诚跪拜。

楚溪客没有催促他们,而是体贴地站在一旁,等着他们平复情绪。

有了这个贴心的小插曲,后面的整个参观过程出奇顺利。

甚至有一位胡子花白的波斯商人当场表示:“无论平川王殿下打算卖给我们什么,无论多么贵重,我一定会买。”

他决定离开平川之后就回到家乡,不再四处游荡了。所以,即使把钱都花在楚记也没关系。

楚溪客咧嘴一笑,真诚又讨喜:“感谢贵客的信任,放心,今日你无论选中什么都不会吃亏。”

在众人的期待中,楚溪客把他们带到了今日的主场

小猫头干脆面加工车间。

首先看到的是一台巨大的面团搅拌机,当然,不像现代那样是电力控制,而是手摇式的,两个人摇动一台,另一个人往里加面粉和水,一刻钟的功夫就能把面团搅拌均匀。

然后,三个人便合力把面团搬出来,放到旁边的案板上。案板这边由另外一名工人负责。

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用机器和出来的面团不像手工和面那样光滑,但没关系,案板这边的工人会把它分成一块块面剂子,然后放到轧面机里压成面片。

只见他一边放面团一边握着手柄摇动,面团就从两个光滑的滚轴之间挤出去了,变成薄薄的面片。反复压几遍,原本絮状的面团就变得愈加光滑凝实。

这时候,这名工人便会把压好的面片递给案板另一头的同事,那里也有一个轧面条机,看着和面片机差不多,然而这个机子里出来的不是面片,而是又细又长的面条!

西域商人禁不住欢呼起来。

因为亲眼见证了整个过程,并充满期待,真正看到成品的这一刻,就仿佛是自己亲自参与了一般。

楚记的工人们纷纷笑起来,要知道,他们第一次看到这套机器工作的时候,反应和这些西域商人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