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天翻地覆 第一章 奔袭大都(一)
11
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农历腊月三十,深夜,大年三十有许多人打炮。别瞎想,打的不是纸炮、竹炮,更不是那个什么炮,而是杀人的钢炮。打炮的人是虎威师的四个炮连和闵烟师的四个炮连,还有炮兵教导大队的两个炸药包抛射连。带绿帽子观看别人打炮的人更多,包括虎威师和闵烟师的六个团级部队和两个师的直属营。这些部队是用来掩护炮兵的,炮兵没有在自家门口打炮,而是跑到元军控制的地盘上放起除旧迎新的炮来了。
滨州州治地渤海县和治下的利津县同时遭到炮火打击,炮声隆隆,犹如春雷霹雳,大地在颤抖,两座城池南面的堡垒纷纷化作废墟。不知道有多少元兵死于炮火打击,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似乎战果并不重要,似乎真的只是在迎接新年。
在利津东面约六十里处,贾迩冶骑着他的宝马越过了冰封的黄河。长长的队伍见不到头尾,人和战马都披上了带帽子的白色披风,如果反过来就变成黄绿斑驳的色彩。部队行军速度不徐不急,没有人声,没有马嘶,战马都戴上了笼头,夜色中白色的队伍静静地在白色的雪原中流动。行军路线不是盐渍土地就是滩涂沼泽,现在都被积雪覆盖了,积雪之下是冰冻的土地。沿途没有人烟,如果在夏季,这里会有一些晒盐的人群,现在只有一些无人居住的窝棚,一窝一窝的散布在平坦的雪原上。
这是一支三万多人的骑兵部队,分为前、中、后三军。前军由吕铁头的直属一团、范阔的直属三团和刘芒的直属五团组成,其前锋是吕铁头团,副师长严库是前军的指挥。中军由无忌师、戴钟的特战营、兵工、工兵和文官队伍组成,还有两个运输营。后军是于辉的直属二团、时移的直属四团和贾迩冶的警卫营,还有一些情报人员和内部保卫人员。警卫营现在做的工作是打扫卫生,就是尽量消灭大部队行军的痕迹,免得别人在远处就能看出雪原上踏出了一条路。
盐山东偏北约六十里有一座第四系玄武岩火山,突兀在平坦的滩涂沼泽之上。不用紧张,那是一座死火山。那时候盐山是沧州最东面的一个县城,火山周边没有人烟,只有空置的盐工窝棚。拂晓前贾迩冶钻进了一座窝棚,四面透风的土墙已经用雪堵的严严实实。多数人和马匹享受不到这样的窝棚,只能在冰屋里躲避风寒。
贾迩冶和杨无过在窝棚里就着火锅吃狗肉,当然还有烈酒,火锅的燃料是自己带来的木炭。硬梆梆的干粮用狗肉汤泡一泡,调些辣椒酱,还有糖醋蒜头,咋咋,滋味不亚于羊肉泡馍啊,吃了这么好的伙食后浑身从里到外都是暖洋洋的。骑兵的好处不仅仅是运动的速度快啊,更大的好处是携带的给养多。查一查史书古代一人一骑可以携带多少粮食,结果确实会吓人一跳。
火锅是这次出征的特殊军需品,主要用于将来到草原上大吃羊肉。草原上当然是不乏羊肉的,也别担心没有调料,去过草原的人都知道那里的野韭菜、野葱和野蒜是吃不完的。有肉,有维生素,还有好滋味。有这么好的东西还活不下个人?“哎哟白格森森的大腿、水格灵灵的皮,哎哟这么好的东西还活不下个你?”这句话本来是歌词,要用高原又酸又亢的曲调唱出来才是原汁原味。造山惭愧不会谱曲啊,不能传达其精气神。乐谱能表达口音吗?口音不对也不能充分表达那个意境。
杨大嫂、郑芙和古丽没有那么悠闲,她们先得精心侍候战马。马料好精致啊,大豆粉和麦麸比草料还多。不允许马儿舔舐冰冷的积雪,必须饮用温水,否则马儿会拉肚子的,那就会丧失战斗力。三个女人先侍候好战马的胃,然后才点燃火锅侍候自己的胃。唉,男女不平等啊。杨无过竟然将侍候马儿的活交给龙氏了,近朱者赤啊。
贾迩冶吃饱了,喝足了,天也早已大亮了。贾迩冶来到窝棚外,西北方向是白雪覆盖的火山,周围所见都是白色。白色雪原上低矮的白色雪屋,还有少量白色的窝棚。在一堵白色的雪墙前释放了膀胱的压力之后,贾迩冶回到窝棚,钻进了狗皮睡袋,酣然入睡。这小子以前一定是个网虫,白天睡觉,夜晚活跃。
大年初一啊,大半天的时间竟然都用来睡觉,贾迩冶从狗皮睡袋爬出来时已经是下午了。无忌、严库、西门子和各直属团的主官先后钻进贾迩冶的窝棚,都是只待了十几分钟又钻出窝棚。以后贾迩冶点燃了火锅,又和杨无过大吃狗肉。八十万狗腿子三万多人吃,放开吃吧。与昨晚不同,今天喝的酒很少,两个人才干掉一斤老白干。
天刚擦黑,吕铁头率领前锋部队出发,作为后军殿后的警卫营出发时前锋部队已经走了半个多时辰。警卫营今天没有搞打扫卫生的工作,从今夜开始没有必要再消除大部队运动的痕迹。今夜就要打仗了,不可能再掩藏部队的行踪。
今夜的攻击目标有两座城池。无忌师、直属二团、四团、特战营及警卫营两万余兵力攻占清池县,直属一团、三团和五团一万余兵力攻占距清池百里之外的大城县。清池县是河间路沧州的州治地,打掉清池就是打掉了北线元军的指挥中心。
大城县是大都路霸州的治下县城,是大都路最南面的城池。
清池作为北线元军的指挥中心,实际上就是一座大军营。城里驻扎三万精锐的骑兵,这是一支后备兵力,用于随时增援前线最需要的地方。另外还有一万余辎重部队和仓守部队,清池是北线元军的最大后勤基地。和前沿的城池不一样,清池外围没有修筑城堡。谁能想到距离黄河前线四百里的清池会遭到攻击,任何正面突击都会陷入巨大的陷阱里,几万人的部队难逃二十余万元军的吞噬。当然,贾迩冶想到了,在这寒冷的日子里,骑兵大部队穿过了滩涂沼泽地带,出其不意地打出一记漂亮而有力的右钩拳。为了这一拳,参谋部做了半年多的准备,包括入冬时的打狗运动。
在北线元军开始在沧州集结之前清池只有一万余平民人口。这么少的人口并不奇怪,当时整个河间路拥有二十四座城池,但是如此广大的河间地区城乡总人口只有十六万。元军开始集结时清池城里的居民就开始外逃了,随着元军大量征用民房充作兵营和仓库,城里的百姓都跑掉了。在北线元军完成集结之前,沧州的百姓基本上都逃出城池,二万多人南渡黄河,逃往根据地。元军没有阻止百姓逃亡,元军需要城里的民房。
攻打清池没有任何花巧,部队在深夜从城东打入城里。攻城之前先对城墙炮击,进城后炮兵掩护骑兵逐步推进。小型迫击炮跟随部队前进,大型迫击炮架在城墙上打击任何不是白色的人群。攻城部队拥有九个炮兵连,大小迫击炮共有二百七十门。这么多火炮和这么多兵力比当年打泰州时要豪华许多。战斗只持续了半个多时辰,其实并不是什么战斗,只是一边倒的屠杀。二万五千余元兵死于炮击和手榴弹的攻击,但是炮兵都没有打过瘾。一万五千左右混乱的元兵死于射杀、砍杀、劈杀和刺杀,如果没有死透,还会遭到补杀。企图从别的方向出城报信的元军全部被戴钟的部队猎杀。
虽然杀戮的时间不长,但是善后的工作一直忙到天色大亮。其实所谓善后就是收集钱财和物资。几座官邸里还有一些达官贵人的家眷还活着,这些人没有被杀,几乎没有人有兴趣理睬这些人。但是贾迩冶带着一个警卫排和情报人员访问了这些达官贵人的家眷,在古丽作为翻译的帮助下,伯颜和阿术的尸体被确认了。贾迩冶下令割下伯颜和阿术的头颅,童赤排长执行了这个任务,他将这两个不凡的头颅挂在他的马脖子上。贾迩冶认为伯颜是个怎么都不能轻视的对手,看着挂在童赤排长马脖子上的伯颜的头颅,贾迩冶感觉特别轻松。自从南北两线的元军开始集结以来,前沿部队给进攻的元军设置了一系列陷阱,但是一个都没有使用上。元军也给贾迩冶的军队设置了巨大的陷阱,双方陷入令人恐惧的对峙状态。
属于中军的部队没有参与善后工作,无忌率领作战部队在战斗结束时离开了城池,在城外与没有参加战斗的辅助部队汇合后便向大城进发了。
后军部队撤离清池时在城里放了一把火,那是新春的第一把大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所有人的心窝。大火烧毁了留在城里的一切可燃物资,包括实在带不走的粮草和不愿带走的四万元军尸体和数不清的战马尸体。可惜啊,被烧毁的粮草和布匹多得无法统计,但是四十多万斤火药都被带走了。离开清池时八千多匹缴获的战马使直属二团和四团的队伍壮大了许多,这些优秀的战马充当着驮运物资的角色。可怜的战马呀,当驴子用了。
警卫营进入大城县时无忌师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时辰,无忌师的先头部队刚进城时前军的三个直属团就赶往霸州的州治地益津,那里距离大城又是百里左右。三个直属团拿下大城时几乎没有发生战斗,主要的战术动作就是轰开城门冲进城里而已,很少很少的战士发射了弹丸和弩箭,更少的战士挥动了战刀。大城只有五百守军,战斗力极其低下,战斗力较强的元军被调到前线去了。
贾迩冶进城后无忌立即率军向益津进发,一个多时辰里无忌师的一万三千余官兵以及特战营、兵工、工兵、文官和运输部队的官兵不仅侍候好了战马的胃,也侍候好了他们自己的胃。后军的部队在大城待的时间更少,警卫营进城后不到一个时辰就侍候好马胃和人胃。各部队陆陆续续离开大城,向益津方向追赶前面的部队。待在大城的这段时间里,和待在清池时一样,人不解甲,马不卸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