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五月底,最早种植的水稻已经成熟开始收割,移民和军队都尝到了收获的喜悦。茗烟这时候率领船队返回。这次船队扩大了一倍,大船除了浏河号和秦淮号,还增加了刚下水不久的东山号和牛山号,相应地小船增加到十六条。船队带来的移民有两千余人,两个新兵连及其装备也带来了,新兵连没有马匹。茗烟对他的两个新兵连得到优先装备很是得意,这些装备是基地这三个多月的全部产量。其他三个老连队至今装备不足四分之一,新配属的新兵连没有任何武器装备,训练时都是使用老连队的装备。
粮食比上次带的少多了,但其它物资更多了,除了大船装运了矿产品,有十二条小船装运的都是各种矿产品,运的最多的是硼砂玻璃珠。看样子项飞他们对浏河囤积的物资有点头疼,但贾迩冶并不嫌多。由于修建了码头,卸船的速度比上次快多了。移民被安置在两个点,在倪礼利的帮助下分别成立了自治委员会,领导移民建设家园。高价买来的耕牛分配到各户,剩余的十几头耕牛归军队所有。
新老三个连队混编为一个营,茗烟任营长。营以下设三个连,编制和装备不变。有作战经验的军官严重不足,贾迩冶将他的一个警卫班十人全部编入茗烟营,都担任排长或副排长。新设了营部,除营长和副营长之外,还有一个八人的警卫传令班。这样一个营刚好是四百人的编制。
茗烟带来了一根基地用新研制的车床加工而成的无缝钢管,内径达到三十五毫米,长度达到三百五十毫米。这个尺寸是新机器能达到的加工极限了,而且加工极其费工费时。贾迩冶用手榴弹里的炸药和雷管作成小炸药包塞在钢管里做了十几次耐爆实验,证实钢管可以用来制造小炮。贾迩冶在这里待不住了,决定随船返回大陆,尽快造出小炮来。
经过几天突击给大船上装载木料,船队即将返回大陆,副营长严库带领八个战斗班和两个侦察通讯班武装护航。临行的前一天,贾迩冶召集茗烟、严库、肖烈、晴雯、袭人和湘云开了个会。这六个人被贾迩冶指定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负责这里的生产、开发和武装力量的训练任务。这个领导小组的成员都是贾迩冶的铁杆,其中严库和肖烈都是庄园子弟。贾迩冶规定领导小组必须定期开会,遇事不决则投票表决。晴雯被指定为组长,拥有召集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的权利,而且一人拥有两票。
会议还决定了一件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贾迩冶让晴雯更名为秦文,当事人自然是十分乐意。在此带动之下,袭人更名为习荏,茗烟更名为闵烟。
那天晚上,秦文和习荏死死纠缠大小二爷,以致大二爷筋疲力尽,小二爷无精打采。习荏握着小二爷问大二爷,“二爷,什么时候再到这里来?”
“什么时候来我现在也说不清楚。不过你以后别叫我二爷,要叫老公。”
“为什么叫老公?”
“老公就是相公。”
“相公就相公呗,老公多难听。难道二爷老了吗?二爷一点也不老啊。”
“唉,那就随你叫吧。”
躺在另一边的秦文说道,“老公,你让我做这里的头头,我还真有些心虚呢。这里数湘云最有学问了,为什么不让湘云做头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