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无忌和两名游击队员在南关客栈已经住了五天,这几天五忌一直没有在有外人的情况下说过话,以免他的江南口音引起别人的怀疑。这几天于辉、游济和八位游击队员陆续住进同一家客栈,十三个人分成四伙,互相装作不认识。白天他们分头出去侦察,每天夜里无忌、于辉和游济都要碰个头,互通情报。这天凌晨,他们发现有大队骑兵出城,中午以后又有两拨人马分两批出城,如果没有差错,今晚就是行动的时刻。十三人今天都没有出去活动,待在客房里养精蓄锐。他们都装备了大号转轮手枪、两枚手榴弹和匕首,无忌、于辉和游济还腰缠钢丝缆绳。
吃饱了,休息好了,天也快黑了。贾迩冶的部队、游击队和部分民兵共四百五十多人上马出发,少数民兵和五百农民随后徒步跟进,他们也有几匹马,以便碰到情况时可以快速地给主力部队报信。出发前宣布了一条特殊的命令,所有当地口音的人进了城里之后只许动手,不许说话。这也是参谋们事先制定的一个细节,以免当地的老百姓遭到报复。
山脊上的半个侦察通讯小组与县城西南面山头上的侦察通讯小组作了最后一次联络,告诉他们部队就要进城了,然后牵着战马下山,到谷口处埋伏。他们的任务是警戒可能从南面贸然而来的敌人,而且还负责狙杀可能从城里逃出来的元兵求援使者。那边山头上的一个完整的侦察通讯小组接到通报后带着他们的战马迅速下山,他们将在官道旁等候大队人马,回归建制。
天黑后不久无忌他们十个人分批潜出客栈,在南门附近蛰伏。当城外响起隆隆的马蹄声,而且守门的元兵突然紧张起来时,他们开始行动了。无忌和两名游击队员迅速冲到城门下用转轮枪解决了四名元兵,打开城门等待大队人马的到来。于辉和游济各领四名游击队员从城门两侧的楼道上登上城墙,用手枪和手榴弹解决了门楼里的二十六名元兵。
四百五十多人的骑兵部队在城门打开的几分钟之后就进入了城门。城门又被关上,半个班被留下来守门,其他人分成多组,在无忌等人的带领下攻占其它城门、扫荡城里的几只巡逻队和兵营,其中往东门方向去的部队最强大,那里除了有三十名守城士兵之外,还有一座隶属淮西等路枢密院大军的仓库,有三十名元兵守卫。
所有的战斗都没有悬念,各路人马冲在最前面的都是装备了大号手枪的组长以上干部、警卫和侦察通讯兵,接战时都用手榴弹开路。西门、北门和东门被占领后都留下半个班守卫城门,埋伏在北门和东门外的一个半侦察通讯小组听到动静后带着他们缴获的三匹战马进城回归建制。
四百多人开始在城里进行了有计划的抢劫行动,所有带官职的人家都遭了殃,不管他是武职还是文职,也不管他是蒙古人、色目人还是汉人或者其他什么人。拓赤和合巴儿的官邸受灾最重,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搜刮一空,连做饭的铁锅和菜刀都没有留下。抢劫的过程中还发生了杀戮,带有官职的人和敢于反抗的人都被无情的消灭。城里所有的马匹、驴子和骡子以及车辆都被抢劫,当然普通人家的这些东西是留下两三倍的财物作为补偿的。用于补偿的财和物是从官家抢来的。抢劫马匹等物除了满足运输的需要,还有撤走后迟滞漏网的敌人通风报信的意图。
贾迩冶察看了元军的仓库,这里存储的物质主要是粮食和草料,还有食盐、火药包和几门回回炮。回回炮实际上是抛石机,设计十分精巧,有轮子,可以用人力或畜力机动。试射的结果表明回回炮可以将大石块和火药包抛射一百五十米左右。贾迩冶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这种抛石机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安装在战船上是水战的利器,对于密集列阵的部队具有非常大的杀伤力。贾迩冶命令将火药包和食盐全部带走,粮食能带走多少算多少。
五百名农民赶来时已经是下半夜了,撤退行动随即开始实行。撤退时没有人步行,所有人都骑马或乘车,不少战马都载着两个人。贾迩冶宁愿少带走一些物资,也要在天亮前撤到河谷里去。撤退时没有放火焚烧带不走的东西,以免周遍的敌人过早地察觉确山县城出事了。守门的部队和贾迩冶及警卫班在大队人马撤走一个时辰后才集中到南门撤走,然后快马追赶大队人马。到达谷口时担任警戒任务的半个侦察通讯小组回归建制。
撤到白天的第二个战场时,东方已经泛白。留在这里的五百农民做好了早饭,他们还消灭了战场的所有痕迹,包括填平战壕、陷马坑和地雷的爆炸坑,抹平了土墙,拒马变成了做饭的木材。
吃过饭后开始转移行动。出发前将敌人的服装脱掉并烧毁,灰尘被掩埋了。一千农民各自背着一百多斤抢劫来得东西四散逃走,他们的战利品主要是粮食,还有少量食盐和布匹。部队给各个农会组织发放了一些抢劫来的元廷颁发的钱钞和一些银两作为农会的经费。
车辆全被遗弃,物资用牲口驮运,民兵和游击队队员每人还背负几十斤东西,带不走的东西都分散掩埋藏匿起来。部队、民兵和游击队向西南方向转移。当晚队伍进入桐柏山区,在淮河上游的一处河滩上过夜
。第二天上午跨过淮河,进入桐柏山里的一条大沟。在转移的行军途中茗烟排断后,他们仔细地消除掉行军留下的痕迹。
这条大沟是茗烟排在这一带活动时发现的。与淮河交汇的谷口十分狭窄,而且地形陡峻,有三里多长。但谷里有两块开阔的地方,地形较平坦,之间的一段河谷也十分狭窄陡峭,还有两处小瀑布,有五里多长,平面上是个葫芦形的大山谷。向南翻过沟脑顺沟而下是水的一条支流,叫封水,在随州城西面汇入水。随州是大宋崇信军的驻守地。将这里作为游击队的根据地十分理想,不易被发现,易守难攻,而且实在守不住时可以逃到宋境。
部队经过艰难的行军到达第一块大谷地,这里已经驻扎二十多名民兵和几名游击队员。石滚河的村民也在这里避难,包括于辉的家人。部队在这里驻扎了十几天,这是十分忙碌的一段日子,因为要忙着准备过冬。无忌带领一个班和一个侦察通讯小组驻扎在谷口警戒,参谋和干部们总结战斗经验,评估部署和指挥的得失,研究武器和作战工事的使用效能及改进方案,以及给战士们记功。贾迩冶要求参谋们将战术内容都整理成文。几百条马腿肉吃完后战士们开始在周围打猎,桐柏山的动物遭了殃。
于辉和游济将游击队扩充到一百人,包括在战斗中受伤的六名伤员。部队也招收了三十名新兵,都是没有娶老婆的年轻人。由于弩箭、地雷和手榴弹以及子弹消耗了不少,加之时令已进初冬,贾迩冶打消了再次深入敌后的想法。冬天的雪地容易暴露部队的行踪,对打游击战十分不利。
贾迩冶将战士们使用的钢弩又给于辉和游济留下五十把,还留下二千发弩箭和全部剩余的地雷和手榴弹以及二百发子弹,并且教会游击队和民兵用黑火药和石头制造地雷,制造石雷的炸药是缴获的黑火药配上少量从地雷和手榴弹里取出来的硝化甘油炸药。另外将缴获的元廷钱钞全都留了下来,银两也留下不少。于辉和游济只要了十二匹战马,包括他们俩原来的马匹,但驴子和骡子都要了。在大山里驴子和骡子的驮运能力比马强的多。
出发返回时贾迩冶遵守诺言,带走了于辉十三岁的小妹妹于姬和十二岁的小弟弟于煌。临行时贾迩冶忽然想到一件事,给于辉和游济写了一张任命书,证明游击队是皇上任命的贾都督的部队,以免与宋军发生误会。另外给他们留下了十只三倍瞄准镜、四只八倍望远镜和两个三十倍望远镜。这是光学小组两个月的产量。贾迩冶叮嘱于辉和游济一定要经常派人联系,两人送行一直送到沟脑,在贾迩冶的命令之下才止住了送行的脚步。
贾迩冶原本打算迅速返回基地的,可是在随州就发现有大量战争难民,于是开始收集难民,雇船雇车运载难民。到汉口时难民已经达到三千多人,然后分水陆两路东进,到达建康时难民达到一万多人,其中孤儿五百多人。各地官员对贾迩冶的队伍大开绿灯,他们主动动员无处投靠的难民跟贾都督的队伍走,不用官府破费一文钱就解决了不少问题。
到达建康后兵分两路,贾迩冶及警卫班、开合和无忌及其部属带着五百多孤儿沿秦淮河到达庄园,将孤儿交给钱总管和宝钗安置。参谋班子、茗烟排和虎威排以及三十名新兵带领一万多难民和缴获的四百多匹马沿长江开往浏河,那里已经储备了大量粮食和其他物资。他们到达浏河后的首要任务是组织难民盖房过冬,生产自救。
贾迩冶回到庄园时 已经是十月下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