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未雨绸缪 第二章 东山庄园(六)

二爷传奇 造山运动 2043 字 3个月前

26

贾政回到贾府后才想起来,还是遗漏了一些东西。那个蒸馏水是什么水?还有那个铁制的食盒为什么是白色的?啊!还有火柴。其实他遗漏的东西还不止这些。

那位炼丹老道的住房后面还有几间房子,再往后的围墙边还有几座窑和几个成天到晚都在燃烧着的大炉子。傍边有几间房子,那是贾府前柴房管事夫妇的家。

这里的工人很少,但下午来这里的见习学生最多。这里的日常工作名义上由总管徐大锤亲自安排,但实际上常常都是炼丹的老道在这里指手画脚。

房子里有几个冶炼炉,只要有矿石运来,就可以炼出铜、铅、锌和很少量的锑。有时老道弄些朱砂来,可以炼出水银。冶炼炉不大,却有很高的烟囱。如果将烟气用管道引入蒸馏水中,水会变得有很强的腐蚀性,这是硫酸溶液。

房子里还有几个培烧炉,将黄铁矿放进去,可以制得硫磺,这是炼丹老道的拿手好戏。但也可以制成硫酸,这就是老道获得的新知识了。而且用硫磺也可以制成硫酸,这让老道和见习学生们对硫酸究竟是什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用黄铁矿制硫磺是正经的工作。制得的硫磺都被收集在一个个陶罐里送到库房里妥善保存。

将铜、铅和锌放进硫酸溶液中都可以溶化,还会冒出许多气泡。用猪尿泡收集这种气体,当猪尿泡涨大后,把口扎住。放开手,它会飞到天上去。用线牵着当玩具,不仅迷倒了所有的小孩,就是美丽的女教师们也都爱不释手,完全忘掉了她们头上飘动的玩具原来是储藏猪尿的东西。还是严肃点吧。这种气体既然比空气轻,不妨就叫氢气吧。怎么?你有意见?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这种溶液可以做消毒液。如果熬干它,可以得到漂亮的蓝色晶体。火不要太急了,否则晶体太小。如何测得硫酸铜溶液的浓度?这是见习学生面临的一道考试题。解题的方法是明摆着的,但是你要知道正确的答案,你必须有把称,当然最好是天平,还得升火熬汤。最大溶解度是多少?这道题就有些难度了。并不是解题困难,而是这道题不不是很严格。答案是多样的,原因是最大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现在贾迩冶还没造出温度计呢。如何测得硫酸的浓度?答案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你现在的知识已经足够解这道题了。在你千辛万苦得出答案时,不要骄傲自满而驻足不前。一定要仔细研究多个实验小组的多次实验数据。这样你可能会发现定比定律。

将铸造的铁管放到硫酸铅溶液中,过几天再取出来,表面已经镀上了薄薄的铅层。虽然不够光滑,但埋在地下充当水管还是可以的。将铁制的餐具放进硫酸锌溶液里,耐心等待几天,餐具表面会镀上薄薄的锌层。什么?镀铬更好?你听说过硫酸铬吗?研究镀铬工艺?算了吧,太复杂没条件没时间且不说。你知道哪里有铬铁矿吗?中华大地贫铬啊。哪里有?正确答案是南非阿扎尼亚布什维尔德最多,其次是阿尔干半岛的阿尔巴尼亚。开条军舰去?那哪能呢。那是帝国主义干的事,我们都是用钱买的。现在还没有国际货币,无法买呀。

那些窑是干什么的?别急,用处还不少呢。砌冶炼炉的耐火砖是烧制的,那些掺有耐火黏土的铸模和石墨坩埚需要培烧,否则太不结实了。还有烧木炭和烧焦碳的窑。木焦油和煤焦油都用桶盛装起来,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研究,这东西还是培养有机化学家的摇篮呢。

那些成天到晚都在烧火的炉子使用的燃料是稻草,别的什么花草树木当然也行,但谁有闲工夫收集那些东西。自家地里就盛产稻草,大量的收购还让周围十乡八里的农户多了一项意外的收入。一锅锅草灰用蒸馏水浸泡,放在炉子上煮。锅上有罩子,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而且弯曲的部分是浸泡在水缸里的管子将水蒸气引走了,流出来的就是蒸馏水。

快烧干的时候将锅里的东西倒进一个四周吊起来的大布兜里,有两个炉子熬的是从布兜里滴出的残羹剩水。熬干后锅底那薄薄的一点白色晶体不是盐而是碳酸钾,是制造钾硝石的原料,当然还得使用钠硝石,得到的产品还有碱。

煎制硝碱的原料来自福建和广东,负责这项工作的人是贾府柴房管事,他原来是山东半岛煎制硝碱的工匠。那里离宋境太近了,因而被严禁煎制硝碱,失去生计的他一无所有。不过现在他又干上了熟悉的老本行。

硝石、木炭和硫磺。想干什么?是做烟花爆竹吗?没劲,做那个干什么。那是做火药兵器?还是没劲,水平太低。用小数量的低水平对抗大数量的低水平能打赢吗?

把硝石溶入硫酸中,提高点温度,用琉璃管将冒出的气体导入蒸馏水中,得到的溶液是硝酸溶液。剩下的是硫酸钾或硫酸钠溶液,这要看你用的硝石是钾硝石还是钠硝石。

实验课题:如何浓缩硫酸和硝酸至最大浓度并测定它们的最大浓度?见习学生们,你们的工作很辛苦。但现在的辛苦为你们将来成为科学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就是现在,你们掌握的技艺已经使炼丹老道垂涎三尺。当然,他的指点也使你们获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