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童祥和正在慈云堂里抄写佛经,铁蛋气急败坏地跑进来说道:"大掌柜的,不好了,出事了,那个小叫化子出事了。"
童祥和继续抄着佛经,头也没抬,问道:"是不是死了?"
铁蛋道:"不是死了,死了就没事了,是出事了。"
童祥和把笔往桌上一扔,喝道:"他跑了?"
"他浑身那么多绳子,再加上小的严加看管,他哪能跑得掉呢!"
童祥和又拿起了笔,拔掉一根散乱的狼毫,慢条斯理地说道:"既然没死,又没跑,你紧张兮兮的干什么?"
"老太太亲自带了两个丫鬟来,听了小叫化的哭诉,把小叫化给救走了!"
童祥和正要落笔,一听,笔在空中停住了:"老太太听了小叫化的哭诉?铁蛋,你是不是半中间出去了,让驼叔单独跟小叫化子呆在一块儿?"
铁蛋忙辩解:"没有,绝对没有!您叮嘱过我,一直要守在那儿看小叫化子咽气,我是半步也没离开过库房,眼睛一直盯着小叫化子,就连驼叔让我去买猪头肉买酒喝,我都没……"
童祥和朝铁蛋招招手:"你过来。"
铁蛋惶恐地走近童祥和。
"张开嘴,呼口气。"
铁蛋顺从地张开嘴呼了口气。
童祥和挥起拳头朝铁蛋脸上猛击一拳,把铁蛋打翻在地,怒不可遏地吼道:"满嘴酒气,还说没有离开半步,你这个混账东西,误了我的大事。"
童祥和说完匆匆走了出去。
一尊真人大小的观音菩萨塑像端坐在神案上方,神案上香烟缭绕。神案左侧一张铺着蒲团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年约六十来岁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老太太身边的茶几上还放着一个木鱼。这位老太太就是童祥和的母亲。童老太太原本是天津大户人家的女儿,十六岁时,嫁到童家,算是下嫁。因为那时童家只是普通的生意人家。童老太太嫁过来时,童祥和的爷爷正开着这家当铺。当时当铺的名字叫诚信。不过童祥和的爷爷既不诚也无信,是京城典当行业界有名的刻薄鬼。童祥和的父亲是他的独子,童老太太嫁过来后,一连生了三个儿子,都是没满周岁就夭折了。童老太太认定是童家开当铺做多了缺德事的报应。第三个儿子夭折后,她开始吃素拜佛一心向善,并劝得自己的丈夫也像她一样积德行善。不久,童祥和的祖父去世,他的父亲童致仁开始接手经营当铺。童致仁一改乃父的经营作风,对来当当的顾客十分宽厚,他把北京典当行业共同实行的一个月当期改为一百天。并且对所当之物估价时也比其他当铺宽厚得多,尤其是对一些揭不开锅的穷人来当当,他更是宽容。传说,有个穷秀才,是个孝子,老母亲病了,他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全卖光了,给老母治病,最后,老母还是死了。这时他家除了一条破棉被外已是家徒四壁,连买张纸钱的钱都没有了。这个穷秀才万般无奈,夹了这床破棉被送到诚信当铺想当几个铜板先给妈买几张纸钱烧烧,恰好童致仁和童老太太都在当铺里,问明情况后,竟把穷秀才的这床扔到街上都没人要的破棉被当了二十两纹银,使穷秀才的老母亲得以入土为安。当时,这件事轰动了京城。北京的穷人遇到了急难,都会把家里的破东烂西拿到诚信当铺来当当,只要是情况属实,童致仁都会给予帮助。十年下来,童致仁竟得到了"万家生佛"的美称,但他老家的万亩良田也赔掉了一半---五千亩。也许是真的善有善报吧,就在他们帮助那个穷秀才葬母的第二年,童老太太生下了童祥和。那位穷秀才后来也中了举,还放了外任,到童祥和十岁时,居然升到了直隶总督,他做直隶总督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诚信当铺题了一块"上当不受骗"的金匾。
张野鬼躺在神案右边的一张躺椅上。两个丫鬟正忙着给张野鬼擦洗包扎伤口。一位花白胡须的老大夫一边给张野鬼号脉一边说:"老太太,这孩子的伤都是表皮之伤,不足为虑,换几次药就会好的。只是他的身子非常虚弱,倒是要吃点败虚火扶中气的药好生调理一下。"
童老太太叹口气说:"唉!这孩子真可怜,就麻烦您给开个方子吧。"
一个丫鬟拿出笔墨纸张放在桌上,老大夫坐下写药方。
童祥和匆匆走进来:"妈!"
"哦,你来了,我正要派人去找你呢。你放在库房里的孩子我要来了。听说这孩子脾气犟、性子野,说话顶撞了你,我让这孩子给你认错赔礼。"童老太太对张野鬼说:"野鬼,快起来,给大掌柜的磕头赔罪。"
张野鬼从床上翻身起来,走到童祥和面前扑通跪下,"咚咚咚"连磕三个响头:"大掌柜的,我张野鬼缺爹少娘,没有家教,再加上年幼无知,胡说八道地得罪了您,我给您叩头赔罪,求您大掌柜的宰相肚里好撑船、大人有大量饶了我这一遭。"
童祥和有点不知所措,顿了顿脚说:"这都算哪门子事呢!"
第二节
老大夫站起身来把药单捧到童老太太跟前:"老太太,方子写好了,请您老过目。"
"嗨,我哪懂这个呢!"童老太太转向一个丫鬟:"秋菊,你领着大夫去账房领银子。"
老大夫朝童老太太和童祥和各行了个礼:"谢了!"说完跟着秋菊走了出去。
童老太太吩咐另一个丫鬟:"春兰,你把野鬼扶到后院柴房里去,让何妈在柴房里支个床、铺好被子,野鬼暂时就住在那儿。"
春兰要扶起地上跪着的张野鬼,张野鬼赶忙又朝童老太太叩了个头,声音哽咽地说:"谢老太太!"
春兰扶起泪流满面的张野鬼走了出去。
待张野鬼出门后,童老太太对童祥和说:"我把这孩子要来了,你不服气是不是?"
"妈,孩儿不敢!不过,妈,这事不是……"
童老太太脸一沉,怒斥道:"你太过分了!人命关天这句话你听过没有?人命关天啊!我知道,这些年你结交官府,可以目无王法。可我说的这人命关天不是指的王法,而是头顶上的苍天呐!这个小叫化子才这么点大,就算他贱,可他也是一条命啊!在菩萨眼里,芸芸众生一律平等。可你,为了这个小叫化子顶了你几句、为了区区三十块现洋,竟然要害人家一条性命,天理何存?"
童祥和欲说什么,看着老太太气得发抖的样子,没敢言语。
"你知道我们童家这偌大的家业是怎么来的吗?你爷爷、你爹两代人都是开当铺的。不错,当铺是个黑心衙门。可你爹从来没有赚过一分昧心钱。别人当铺赎当期是一个月,你爹手里就是一百天,利息也比别家少一半,而且不取剁头息,这才使得直隶总督大人给咱童家亲笔题下上当不受骗的金字招牌!自从我嫁到童家,亲眼看见你爹爹修桥补路、施粥舍衣、扶贫济困,所做的善事是不计其数,这才换来了我们童家的福多财多呀!可到了你手上,你是怎么干的?"
童祥和不服气地说:"我怎么了?我也是按行业规矩做生意。我们开的是当铺,不是慈善院,爷爷我没见过,我爹的事我太清楚了,他开了二十多年的当铺,净赔了五千多亩良田,照他老人家这么干下去,迟早我们都得成为沿街乞讨的叫化子。到了我手上,我们童家的家业这才真正兴旺起来。我们童家的钱财比起我爹在世时不知多了多少倍,可善事我也没少做,人家还是管我叫童大善人!"
童老太太气得直抖:"你以为我不知道啊,你赚的那些钱都是作孽钱,你赚得越多,你留给子孙的祸害就越大!别看你每天念佛经抄经文,我知道,那都是假的,你是做给别人看的!我告诉你,你什么都能骗,可千万不要骗菩萨、不要骗头顶上的苍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全报!"
童祥和不以为然地说:"妈,瞧您说的,就好像孩儿是戏台上的大奸臣似的。至于吗?"
"你平时干的那些个事,我懒得管。我只是提醒你,头顶三尺有神明。这个小叫化子我可不能眼看着你把他的命给糟蹋了!我把他留在这儿伺候我。"
"这不行。妈,她不是咱们家的奴仆,他是当品,人家拿钱来赎当咱们还得还给人家。"
"赎当?你倒说得好,他一个没爹没娘举目无亲的小叫化子,谁会拿三十块现洋赎他?"
童祥和赔笑道:"那可不一定哦,这小子鬼着呢,在丐帮里名气挺大的,说不定,丐帮帮主还真会拿三十块现洋来赎他呢。妈,这样吧,这孩子我先领走,满了百天没人来赎,我再把他给您老送来。您老是观音菩萨,就让他给您当个善财童子。"
"为什么不现在就放在我这儿呢?"
"现在不行,妈,这孩子不但鬼精鬼精的,还又野又犟,简直像个小孙猴子,您可降服不了他,万一他跑了,丐帮拿着当票来赎人,麻烦就大了。我带去严加管教,化解掉他身上的戾气,他才能成为您的善财童子。"
"我暂且信你这回,你正儿八经的调教,我不反对。我告诉你,你要是使什么坏招把他给整死了,我绝不独活!"
"妈,您这是什么意思?"
童老太太庄重地说道:"我不是吓你,我是认真的,只要这小叫化子一死,我立即上吊自杀!"
"妈,您这是何苦呢!你老是万金之体,他一个小叫化子……"
童老太太凝视着童祥和,深情地说道:"孩子,妈只有你这一个儿子,你是妈的心头肉啊,如果你把这小叫化子整死了,我也去死,你以为我是为着这个小叫化子吗?孩子,我是为了你呀!你要了他的命,我用我的命为你赎罪呢!"
第三节
也许是北京这一年的夏天本身就凉快,也许是不用顶着毒日头在外面乞讨,张野鬼还没有感觉到热,夏天就过去了。转眼间,他在童老太太身边已经呆了整整一百天了。他个头长高了,脸颊也稍稍丰满了些,并且有了红晕。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与过去蓬头垢面的小叫化形象相比已是判若两人。每天天没亮,他就在厅堂里打扫卫生,不但把地扫得干干净净,还会提一桶清水把所有的桌椅擦得一尘不染、光可照人。
这一天,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