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无妨。”
“等顾家军种的第一批红薯收获后,可否卖一些给附近几个府城?”
第132章 屯田司日常5
顾家军辛辛苦苦种进去的口粮又要卖出去,云哥儿这要求听着有些无理,但顾行之略想了想,便明白他的用意了。
红薯要大面积推广,那必须得有大量的种薯。明年他们屯田司能不能有这么多种薯不说,只说将这些种薯从京里运到顾家军所在的边溪城那一带,便是一件麻烦事儿。顾家军卖种薯给附近几个府城,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省下不少人力物力。
他这儿婿心思实在缜密,顾行之略带赞赏了看了云哥儿一眼,将这事儿也一并应下了。后头两人将种红薯,卖红薯的具体事宜都商量好后,顾行之便回去了。
光把红薯运到顾家军驻地还不行,他还得挑两个人来云哥儿这里学习红薯种植、红薯粉制作的方法。从京里到边溪,少说也得要六个月,这红薯明年开春就可以种下了,时间紧迫,还得早些出发才好。
顾家军这边解决之后,边溪附近那几个府城的种薯也有着落了。现在最紧要的便是将屯田司的田从邱高手里拿回来,这样明年才能种出更多的红薯,给其余地方做种薯。
云哥儿打算等红薯挖进去后,便写奏疏给皇帝阐明此事。等推广新粮种的事儿在靖元帝那里过了明路,再找邱高要地便顺理成章了。
--
翌日。
云哥儿带着人将公田里的那些红薯全部挖进去了。他预料得没错,这些红薯个头小了些,但一共加起来也有一千多斤。
这一千斤红薯云哥儿打算给顾行之和湘江府各留一百斤做种薯,其余的全部卖到山云小馆,让云哥儿他们做成各种美食,将红薯的名气宣扬出去。
殷子晋看到红薯产量这么高,也是喜不自禁。
云哥儿要给靖元帝写奏疏禀明此事,顺势敲打一下邱高,将屯田司的公田要回来。殷子晋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同意了。
他们两人品级不够,这奏疏要经过邱高那里,再转呈靖元帝。
屯田司那五百亩公田每年少说也能赚个一千两银子,邱高每月的禄银也不过八十几两,将这五百亩田要回来,等于断了邱高的大财路。殷子晋担心他们会因此得罪邱高,但云哥儿说早晚会有这一遭,殷子晋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下了决心,要跟云哥儿同进退。
写着两人名字的奏疏递到邱高那里没多久,云哥儿便被叫过去问话了。
邱高先是在顾家军卖粮这事儿上挑刺。
“毕竟是公田里产出的粮食,员外郎怎么能让他们拿进去卖呢?”邱高皱着眉,似乎不太赞同。
云哥儿瞥了他一眼,不紧不慢道:“邱大人明鉴,虽然是驻军公田里的产物,但也是将士们辛辛苦苦种进去的,是给他们做军粮用的。旁人要用,自然要给钱。”
“邱大人若觉得给钱不妥,那也可以让那些府城后面还些红薯回去。但这样一来,又得花上许多人力物力去运输,下官觉得得不偿失。”
“顾家军的红薯分了出去,那他们自己的军粮必然是不够了,如果不还红薯,也不给钱,那便只能让国库拨粮了。邱大人若认为让国库拨粮更好,那下官便重写奏疏,注明邱大人的建议,邱大人意下如何?”
他只问了一句,这云哥儿便拿了一大堆话来堵他,邱高心里十分恼火。但让国库拨粮这个话茬他也不敢接,只得略过这个话题了。
邱高憋着一腔怒火,又将云哥儿那奏疏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最后才义正言辞道:“员外郎行事是否太过冒进了?推广新粮种牵涉甚广,不是件小事儿,本官认为还当谨慎行事,徐徐图之。员外郎步子迈得如此大,一来便要大楚境内每座府城都种上这‘红薯’,万一这粮种有问题,这后果你可承担得起?”
“民生多艰,百姓们耕种不易。若这‘红薯’出了岔子,让他们辛辛苦苦,却白忙活一场,员外郎你于心何忍?”
“农户们就靠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过活,若是红薯挤占了其他粮食作物的地方,却又没有达到该有的收成,那些农户们便只能挨饿了。员外郎也是农家出身,理当谅解农户们,多为他们考虑考虑呀!”
邱高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云哥儿简直气笑了。
邱高的这番话的用意十分明显了只要云哥儿依着他的慢慢来,那就用不到那么多田地了,他便可以继续占用屯田司的公田为自己牟利。
不过是舍不得那五百亩田罢了,亏他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云哥儿心里不齿,面上却不露声色,他对着邱高一拱手,正色道:“邱大人如此为百姓着想,下官钦佩不已。不过红薯之事,下官已经反复试验过了,还请邱大人放心。”
“而且下官在陛下面前承诺过,要在屯田司做出一番成绩,如今既然研究出了新粮种,自然得禀明陛下。如果陛下觉得下官这计划不妥,自会驳回下官的奏疏。”
邱高没有直接贪污受贿,但他占据屯田司的公田,已经影响到屯田的发展了。屯田司那些官吏,从前若有田地供他们研究,他们也不至于对耕种之事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