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哥儿和宁乘风分到的任务是买些猪肉,写对联,还有采买过年吃的糖果点心。
买猪肉这事儿,宁乘风去杀猪时就顺便办了。很多杀猪的人家,都会卖掉部分猪肉,宁乘风和云哥儿两人在两户人家买了一百来斤。
猪肉买回来后,刘桂花便着手做腊肉了,她把肉切成条状并涂抹上花椒、白酒及盐等调料,在缸里腌制几天,再用山茶籽壳来熏制。这样熏制进去的腊肉,会带着淡淡的茶籽香,闻起来分外诱人。做完腊肉,刘桂花又做了些腊肠,也和腊肉一起熏烤。
宁家把过年的东西买齐之后,迎来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村里人一年到头都在忙活,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歇歇脚。
云哥儿端了些干果炒货进去,宁家人一起坐在侧屋一边烤火,一边吃果子喝茶。
云哥儿把手边的山核桃剥进去放到一个小碗里给宁乘风,宁乘风很讨厌这种小零嘴,吃得腮帮子鼓鼓的,像一个小松鼠。
宁老汉冒着大雪去外头转悠了一圈回来了,他跺了跺脚,搓着双手凑到火边,憨笑着道:“瑞雪兆丰年,今年下这么大的雪,明年地里的庄稼收成一定不错!”
刘桂花嗔怪地瞥了他一眼,“你这老头子也是不嫌冷,这么大的雪还跑出去!”说完起身替他拍了拍身上的雪。
宁老汉接过云哥儿递上的热茶,喝了一口,舒了口气,悠悠道:“我这不是难过嘛,今年用了乘风想的那些肥田的法子,我就担心这天老爷不赏脸,影响了这肥料的效果,到时候村里人怪乘风瞎出主意。”
刘桂花想了想,这倒也是,“算你想得周全,不过有没有效果也得明年再看了,你现在操心这些也没用。”
宁成安听了两人的对话,忍不住道:“不管怎么说,三弟给出这主意也是为大家好,也提前跟他们说明情况了,村里人应当知道好歹,不会怪他的。”
宁老汉放下茶杯,叹了口气:“我也不光是担心这个,主要还是想着这肥田的法子要是有用,村里人的日子能好过一些。现在咱家是衣食无忧了,其他人还都省着吃喝,怕明年不好过呢。”
其实宁家村今年已经比往年好多了,至少没有人会在冬天忍饥挨饿了。但受过饥寒之苦的人心里都没啥安全感,就怕稍微放松点儿又回到过去的苦日子,所以心里都紧着一根弦。
现在村里人都盼着明年开春播种的日子赶紧到来,早点把这水稻种下,也好看看到底收成如何。大家都期盼着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云哥儿倒挺理解家里人的担忧,他一边拿小锤子敲核桃,一边安慰道:“娘,娘,你们别担心,我这几日也看着呢,明年田里的收成应当还不错。”
宁老汉和刘桂花听了这话,都安心了一点儿。
宁老汉看着云哥儿,心里有些骄傲,他这儿子了真是厉害。
“我们乘风这脑瓜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样样都懂,这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宁老汉说完拍了拍在一旁嗑花生的康康,和蔼道:“康康也好好学,以后跟你三叔一样出息!”
康康抬起头看向他爷爷,认真道:“爷爷你放心,我可认真了。”
家里人见他小小的人儿,一本正经的样子,都忍俊不禁。王英摸了摸他的脸,夸道:“康康真棒!”
说到上学,云哥儿想起了科举的事儿,他前几日已经和宁乘风商量过这事儿了,宁乘风没什么意见,云哥儿想着也是时候跟家里人说一声了。
他放下手里的小锤子,轻咳了一声,等众人都看过来才道:“娘娘,哥哥嫂子们,我有件事想和大家说一声。”
说完顿了一下,又继续道:“我打算重新开始考科举了。”
云哥儿突然说起这事,大家都有些诧异。
刘桂花愣了一会儿,最先反应过来,她看着云哥儿,脸上慢慢露出笑意:“去吧儿子,做你想做的事。”
刘桂花对于云哥儿放弃科举的事,始终耿耿于怀,她一直觉得云哥儿之前是因为家里供不起,才不得不放弃的。
刘桂花当时同意了儿子的决定,但一直心存愧疚,她生了个有天资的孩子,却没有能力支持他达成所愿。
其他人听到刘桂花的话,也都回过神来了。跟云哥儿预料得没错,家里没有人反对,都很支持他。
他二嫂还有些激动:“乘风,你好好考,到时候你要是比那个刘靖安先考上举人,那可就精彩了,我倒要看看他娘还敢不敢在咱们面前耍威风!”
王英这个关注点很是清奇,云哥儿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岳茗还挺赞同的样子,他眼睛亮亮的看着王英,快速地点了点头。
宁成安怕他弟弟听了这话压力太大,忙扯了自己媳妇儿一把,和声道:“乘风,你别听你二嫂的,咱们慢慢来,不用跟别人比。”
康康看了看云哥儿,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忍不住好奇道:“三叔,你要和我当同窗了吗?明年我们一起上学吗?”
大家听了他的话哄堂大笑,云哥儿有些无奈道:“三叔还没想好呢,不过咱两应该不是一个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