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刘桂花听到这事儿也没多问,主动帮村长妻子择菜,宁老汉倒是有些好奇,被刘桂花横了一眼,也没敢多问了。

两人没等多久,村长便回来了。

听了刘桂花说的事,村长摸着胡子若有所思,他早有预感宁乘风会有出息,没想到这么快便要把生意做到县城去了,有了本事也没忘记他这老头子,把这赚钱又轻松的活计给他安排,他不由得有些欣慰。

于是村长十分爽快的答应了,并保证会安排一个靠谱的人给他们送药草和书。

刘桂花和宁老汉收到了确定的答复满意而归。

另一边,宁乘风采摘完平菇,正在家里抄书,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来了。

宁小河似乎等了一会儿,岳茗将宁乘风叫出来后,他赶紧上前两步,眼中透出急切。

“你今日怎么不去镇上卖野山菇了?岳茗哥说你打算明日再去一次,以后就直接去县城卖了?”

宁乘风有些疑惑,他怎么如此关心他们的平菇生意呢?莫非那酒楼还想再买?

宁乘风预料得没错,平菇镇上卖的人太少了,本来山上的平菇就不多,流到镇上的更少。

昨天宁小河采购了这平菇,大厨便做了几道蘑菇肉汤,没想到卖得十分紧俏,那十斤平菇中午便用完了,去巡查的老板喝了一碗也大加赞赏,还有许多食客遗憾没吃到。

酒楼管事见此情景,第二日便亲自去了集市,想要多采购一些平菇回去,没想到找了半天,空手而归,回去便对宁小河发了脾气,怪他不会办事,只买了十斤平菇,一顿的分量都不够。

宁小河有苦难言,宁乘风那平菇卖得比村里人的野山菇贵许多,他哪里敢多买?

酒楼管事知道了宁小河和卖平菇的小贩是一个村的,便命他想办法,给酒楼多采购一些回去,以后做成酒楼的招牌菜。

宁小河只得过来找宁乘风岳茗二人,但听岳茗说以后都去县城卖,便有些急了,那以后酒楼的平菇去哪里采购啊?

宁乘风原本也打算扩大种植,哪里会嫌生意多,考虑了一会儿,说可以留一部分卖给酒楼,具体怎么供货,多久供一次,还得和酒楼再商量。

宁小河这才放了心,又买了五十斤平菇,说会跟酒楼管事转达,具体章程让宁乘风第二日去镇上时去酒楼详谈。

宁乘风自然同意。

宁乘风和岳茗第二日便带着剩余的五十多斤平菇来到镇上。

两人这次便直接去了那几条富裕人家聚集的街道,这次平菇没多久就卖完了,还有一位穿着官服的捕头买了他们的平菇,说他娘前几日胃口不佳,什么东西都吃不下,买过一次平菇,吃了觉得甚是鲜美,第二日又去集市买,却没有买到,没想到今天叫他给买到了。

宁乘风没想到回头客还挺多,便想着以后镇上的平菇生意也不是不可以继续做。

两人卖完平菇便去了宁小河所在的酒楼,宁小河找了个雅间让二人坐下,又去请管事的过来。

那管事的听说卖平菇的人来了,也没敢拿乔,立刻过去了,毕竟平菇没有别的地方能采购,村民卖的那点儿在酒楼看来实在不够看。

进了雅间,便看见一位面目十分英气俊朗男子坐在里面,正含笑给他旁边的小哥儿倒茶,那小哥儿穿了一身青绿色的袍子,面色看起来十分冷淡,一张脸却惊为天人,两个人都不像是凡夫俗子。

酒楼管事实在没想到,种平菇的竟然是这两人,这两人怎么看也不像是农家子呀!

他不由得又多了几分郑重,面带笑意,上前两步,拱了下手寒暄道:“让二位久等了,我是这酒楼的管事,我姓陈,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宁乘风看了他一眼,温声道:“陈管事不必客气,我们也刚到,小子宁乘风,这位是我的夫郎岳茗。”

陈管事在桌上扫了一眼,又客气道:“这宁小河真是不懂事,竟让两位空等,也没上些点心,我去叫厨房做些我们酒楼的拿手点心,两位稍等!”

宁乘风摆了摆手,阻止道:“不必了陈管事,我们是来商量平菇供货的事的,还是先谈正事吧。”

陈管事便坐下了,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宁公子,不瞒你说,我们酒楼确实有意跟你长期订购你们的‘平菇’,就是不知道你这边产量如何,是否供应得上?”

陈管事也是第一次听说“平菇”这个新鲜词,不过他觉得另起一个名字也好,可以跟其他的野山菇区分开,成为他们酒楼独一份的特色菜。

宁乘风想了想,回道:“我们的平菇在冬季到来之前都能持续种植,现在每隔五日,便能收获两百多斤,近期还会扩大种植,不知道陈管事想要多少?”

陈管事敲着桌子,沉思片刻,回道:“每隔一日,便给酒楼送五十斤平菇,宁公子这边可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