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司空 牛角弓 2734 字 3个月前

李骞摸着司空的脑袋,有些不放心的问道:“你说有人调去了青羽卫,你不用去吧?”

司空摇摇头,“我还是跟着凤大人。”

严桐和他的手下表现得太勇武,所以才让人给看上了。至于他么,司空觉得,大约别人只会觉得他利用手中的军弩取了巧,毕竟很多人都知道凤家献上的军弩射程和精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如此一来,司空就显得没那么值钱了。

李骞点点头,“不去正好。虞道野管着青羽卫,他的小儿子也在青羽卫当差。你要是去了,难免要挨欺负。”

司空有些替严桐他们担心。青羽卫都快成虞家军了,他们去了不是擎等着挨欺负么。

他原本还有些提防严桐这个人,但在经过了元夜一战之后,对这人的印象倒是有些改观,自然也就不想看到他有什么不好。

李骞看他的表情就猜到他在想什么,安慰他说:“既然他把这些人当成了凤随的臂膀,那自然是要加以笼络的。”

司空想了想,觉得这话也对。严桐可是一员猛将,只要是正常人都会先想着拉拢的。

司空来林宅之前本来是想着找温娘子打听打听元夜宫里都出了什么事,没想到过来了才发现温娘子等人还没有出宫,只是托人传了话,说要过几天才能回来。

司空猜测宫里确实是出了什么事的,所以里里外外都要筛查一遍。他们这种宫外进来献艺的,估计是重点筛查目标。

宫里的消息暂时也打探不到了。

司空遗憾了一会儿,对他师父说:“过些日子,我要跟凤大人去燕州了。我不在的时候,师父你要好好保养自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李骞打断了他的絮叨,“我跟你一起去。”

司空,“……”

司空露出一个不可思议的表情,“真的假的?您一个艺术家,跟着去干嘛呀?”

第134章 两桩命案

司空不知道的是,隔着半个西京城,在他的上官凤随的内书房里,一个他不认识的人,面对着凤随,也问出了一个相似的问题。

“银子、绸缎,这些就不用说了。”英俊青年满脸怒气,对着书案后面的凤随和一旁暖榻上懒洋洋闭目养神的江林晚问出了令他格外憋气的问题,“为什么还有各种书籍和乐谱?他们甚至还要求有乐师随行!”

凤随手中握着一册书卷,心思却并不在书上,他转头问江林晚,“太尉在家没说什么?”

江林晚半眯着眼睛,懒洋洋的说道:“这种事,我祖父是不会说什么的。”

江林晚的祖父官居太尉,在朝堂上还是很有话语权的。不过能爬到那个位置的老狐狸,也不会让人轻易就摸到他的心思。

“真是气死人了!”脾气火爆的英俊青年名叫罗辕,他也是凤随的发小,如今在青羽卫当差,青羽卫防御使赵柏年就是他的表兄。

江林晚嗤的一笑,“听说青羽卫要接押送岁贡的任务,真的假的?”

罗辕不大确定的看了凤随一眼,“假的吧?谁不知道慎国公跟凤伯父不大和睦?他去了,怕是没事儿也要搅出几分事儿来。”

凤随也说:“慎国公未必愿意接这个活儿,北营禁军的可能性大一些。”

北营禁军是官家的嫡系,金吾卫就是从北营抽调的,更是官家的嫡系中的嫡系。要论官家的信任,自然是他们拿头一份儿。

江林晚就叹了口气说:“通议大夫张世良基本上就定下来了,过几日就有旨意。阿随,这老小子可不是什么好饼,你得心里有数。”

凤随嗯了一声,又问他,“不是说张世良的外孙有自己的商队?他也会跟着队伍走?”

“太过明目张胆了是吧?”江林晚露出一个嘲讽的表情,“但是人家早早就跟朝廷报备过了,说同行的商队不是跟辽人做生意,而是去莫州、涿州、燕州这些地方走商,做的是自己人的生意。”

莫州、涿州,包括燕州,都已经回到了大宋的治下,算是自己人的地方。从中原地区往这些地方贩卖一些生活用品,然后再把这里的皮毛药材贩运回中原,虽然会有遭遇小规模战争的风险,但利润是非常丰厚的。

而且跟着朝廷的禁军上路,张家的商队还不用担心这一路上的安全问题。

罗辕露出不屑的表情,“咱们能想到的,老东西早就想到了。那商队名义上也不是张家的,是韩云生老婆的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