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皇帝起身于草莽,借助席卷全国的明教大起义方才开创基业,故而其深知江湖人士的巨大作用,此前历朝历代武林都是独立于官府以及主流价值观之外的,可自从有明一代开始朝廷加强了对于江湖派别的控制,中原武林门派众多,可要说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还要属少林,武当,峨嵋,昆仑以及崆峒,也就是世人所说的“武林五大宗”。这些年来朝廷对少林,武当两派恩威并施,大力收买。武当派自从清一子道长去世之后人才凋零,新任掌门玄机子又认为道家子弟理应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不便过多插手红尘之事,严格约束门人,甚至不准在外人面前轻易显露武艺,结果导致堂堂一个武当派近年来在江湖上日渐式微。而少林派自古便为中原武术的圣地,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故而朝廷对此特别重视,屡示尊崇,当今少林方丈济明禅师虽然也主张出家人不问外务,可毕竟少林寺有产有业,门徒众多,非寻常江湖派别可比,故而不得已也只好对官府虚以委蛇,而朝廷见状则趁机借此大造舆论,渐渐使世人产生一种少林派积极与官府合作的假象,等到济明禅师意识到这点为时已晚,加上少林派门人众多,焉能个个都淡泊名利,看透浮华?难免有个别不肖子弟借着朝廷的支持欺压其他武林门派,最后导致少林派不得不与朝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中原英豪为此莫不夺气。
而峨嵋派由于地处西南,山高皇帝远,故而保持了相当的独立性。当今峨嵋总掌门彭冲又是武林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故而这些年来峨嵋派在江湖人士心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增,颇有与少林,武当鼎足而三,分庭抗礼之势。各路武林人物也由于种种原因而纷纷汇聚于此,蜀中隐隐成为了当今武林除了中原之外的第二大中心,成都作为四川首府情况就更是如此,街头巷尾总能听到人们一边喝着茶,一边讨论着最近的江湖新闻。而眼下最轰动的无疑就是天刀门的种种变故。
“没想到石毅一世豪杰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被自己儿子活活气死,真应了那句老话大丈夫难免妻奸子不孝啊。”
“哎,谁说不是啊。黑虎石刚这两年名声鹊起,原本还是武林中备受期待的新人,大家本都以为天刀门后继有人,没想到如今……唉~”
“这就叫画龙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孔夫子不也说“人生少年,戒之在色。”若说小年轻血气方刚,酒后乱性本也情有可原,可居然连堂堂唐门三小姐居然也敢招惹,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要不怎么说是色胆包天呢?谁让唐家三姐妹个个色艺双绝呢?不过如今石毅已死,石刚下落不明,唐门与天刀门两家的仇怨又该如何了解呢?”
“那还能如何?当然是逼着天刀门交人了。以前石毅在世时,大家还难免顾忌几分,可如今石毅已死,天刀门群龙无首,此时不欺负更待何时?听说前两天唐家人已经跑到泸州问天刀门要人了,逼他们把石刚交出来,天刀门推说不知,结果唐家人就不依不饶,听说已连伤了天刀门不少子弟,或许是自知理屈,他们也不敢声张,只好哀求唐家宽限些时日。听说为此都劳动峨嵋派的欧阳大侠出面调停了,原本出了一个笑阎罗就已经够乱的了,如今又发生这种事,看来蜀中武林一时半会是难得安宁了。”
“那如今石家父子一死一逃,天刀门由谁主持大局啊?”
“哦,听说是由石毅的三徒弟“花刀太岁”杨腾蛟,要说这小子人也真是不错。以前石毅在世时一心想扶持自己的儿子接班,对这个徒弟颇多冷落,可他却始终没有怨言,尽心尽力为师门办事。这次石毅临终,他更是从头至尾陪在身旁,师傅去世时更是哭得与泪人相似,甚至昏厥了好几次,如丧考妣,见者莫不感动。如今天刀门正处风雨飘摇之中,当家人又突然去世,眼看着堂堂一个天刀门形将解体,还是他站出来支持大局,一面安排石毅的后事,一面出头与唐家周旋,据说这次也是他本人亲自上峨嵋山请动了欧阳大侠出面调解,天刀门才支持到现在。如今大家都说天刀门要是挺不过这一关还则罢了,不然这杨腾蛟实可说有再造之功啊。这才叫疾风知劲草,患难见人心啊。石毅泉下有知,不晓得又会做何感啊?”
茶馆门口众人自顾自说着,丝毫没有留意在墙角坐着一个斗笠人正在暗自流泪,他正是如今被整个江湖所唾弃的“采花淫贼”石刚,昔日人人久仰的少侠客,如今却连真面目都不敢示人,只能终日东躲西藏,个中境遇实不足与外人道。如今更听到父亲因自己含恨去世,门派因自己而蒙羞,可自己却明明是被人栽赃陷害,石刚本不是个软弱之人,可此时各种委屈,悲伤,痛苦,愤怒纷纷涌上心头,这铁打的男儿也终于忍不住暗暗流了几滴伤心泪。
此时只听门口那几人接着说道:“那位唐三小姐如今又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