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穿越夫郎有点甜 羽春 2235 字 3个月前

顺道带了些护卫过来,以免人多冲撞了家人。

程文瑞今天跟着一块儿来,随从备了一箱串好的铜板,给平枝姑姑发赏银用。

他在叶存山肩上拍了两下,“考得很好。”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好,叶存山都不太敢确定这个名次。

程文瑞问他记不记得科举文章,“默下来我看看。”

叶存山的记忆力很好,从前买不起纸时,舍不得在书上做标注,全部都是硬背。

后来云程教他了几种记忆法,他这几年没有一天不读书不背书,记性锻炼得更好了。

会试三场,第一天就有七篇八股文,到他出考场后,才能去默下来。

大部分人出来时,脑壳都是一团浆糊,能记得一两篇就不错,叶存山全给默写出来了。

当然,不是现在写的,是考完休息好后,他就写了。

就这样,程文瑞还看了他好几眼。

叶存山的文风从一开始就定了型,在阅读量低时,他扬长避短,舍弃锦绣华丽的辞藻,利用己身优势,质朴平实的风格,掩盖了学识不足,反叫人觉得踏实、稳重。

后来几年里,他从锤炼答题技巧,到将技巧化繁为简,几次进出那个圈子,再又破壳而出,已经到拿到题目,心中就有了解的境界。

阅读量与词汇量的激增,没用在虚处,不单单为押韵服务,而是让他有了更多更精准的表达方式。

到这里,他的文风就彻底稳固,有了厚重的宁静感。

文字能传递情绪,而他书理纯正,不用过激的言辞去哗众取宠,也不用花里胡哨的文笔去炫技,更不在字里行间藏不住心头燥气与功利心。

初看时不觉得惊艳,但一眼看去就阅读完,越回味,越觉得这文章有点东西。

科举重首场首艺,这都不是秘密,多关注点,民间百姓都能说上几句。

可实际阅卷过程中,是会考虑综合卷面的。

跟乡试一样,第一场取中的人,二三场答题看得过去,卷子都会呈上到主考案前。

到主考这里,才是定生死的一环。

除非首艺惊艳到可以忽略其他,否则这只是一块敲门砖。

叶存山发挥很稳定,程文瑞全看完后,说:“实至名归。”

会试考题,是在贡院里,考前一天,所有考官一起翻书出题,由主考官定夺,然后才去印卷子。

主考官又公布得晚,不像提学使,下到各地时,还会悬牌公示。会试主考,考前七天左右,才会委任接进考场。

都没外宣扬,只能根据身份还有资历,一个个的去猜,然后揣摩主考喜好。

叶存山今年都没问过一句,真是半分心眼没有。

外头鞭炮放了一轮又一轮,本地报喜人有经验,知道一般家里备货不足,他们居然还自备鞭炮上门。

在这些背景音里,想好好说话都难。

程文瑞把叶存山的科举文章一并带走,说回家给他爷爷跟他爹看看,“取中后,殿试照常准备就行,不用太紧绷。这阵子有应酬推不掉,你平常心待,其他的事,改天再面谈。”

现在还有一件要紧大事,考中后,他们要写信回家,这都有定数,要泥金的帖子。

外头还有人抢着要跑腿,到他们老家去报喜。

陆瑛在外说,“你们报喜哪里有我跑得快,不是我说,现在换几家去,能挣更多。”

云程得赏赐的这间宅子看起来不大,但陆瑛跟程文瑞的马鞍上都有标识,这代表几品官,本地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