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立刻动手做起饭来,他们买不起鼎,只能用陶罐做饭,陶罐早就缺了口子,可他们也没钱买新的,只能用着这个破陶罐。
老妇人在陶罐里加了些水,也不淘米,直接将米放了进去。
“看着不像咱们平时吃的米。”老妇人手里抓着一把白花花的大米,她不敢置信道,“哪里能有这么白的米?还这么大!”
老翁小声说:“肯定不是咱们陈国的。”
老妇人虽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也是从小听长辈说,他们陈国的土地是最好的,种出来的粮食最好的,他国的粮食都比不上他们,所以那些国家才总找他们伸手要粮。
“我爹娘说过,咱们陈国的粮是最好的。”老妇人有些倔,“他国不会有这么好的粮。”
陈国的粮好,已经是他们这些以种地为生的庶民们唯一值得骄傲的事了。
老妇人又指着另外两袋打开的蛇皮袋说:“那两样,咱们见到都没见过呢!”
老妇人小声说:“他们肯定不是他国人,也不是咱们陈国人,说不定是高人!”
老翁有些迷茫:“什么高人?”
老妇人跺了跺脚:“世外高人!住在深山老林里的那种。”
老翁还是不理解,但他也不反驳妻子的话,只笑着说:“你说是如何,那便是如何吧。”
“只要粮官不来,这些粮食够咱们吃了。”老翁闻着煮米饭的香味,陶醉地说,“这样的米若是用来酿酒,定然也能酿出好酒。”
老妇人:“贵人们才喝得起酒呢,哪里能那样糟蹋粮食,填饱肚子的东西,酿成酒一泡尿便没了。”
孩子们慢慢不哭了,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眼泪,哭累了便缩到父母的怀里,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等着米饭煮熟。
不知道过了多久,老妇人去灶台前看了一眼,发现米已经煮开了花。
这定是可以吃了。
她冲丈夫说:“去把碗拿过来。”
他们的屋子没有烟囱,灶台都设在屋外,只搭了棚子,用来挡雨挡雪,冬天的时候,这里还要用来堆柴。
他们端着碗,每人都盛了满满一碗的白粥。
老妇人往屋里走时,朝左右看了一眼,邻居们果然也与他们一样,都在做饭。
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
“可惜没有小菜。”他们回到屋里,围着木几跪坐下去,把碗放在桌上。
他们米放得多,虽然是粥,可和米饭没有太大差别了。
老妇人笑道:“有粥吃,哪里还要小菜?如今家里也没盐了。”
老翁叹气道:“盐贵呢。”
他们可买不起,就是要买,买的也是最差等的盐,说是盐其实是盐土,放在水里煮一煮,沉淀一夜,把上面的水倒出来,下面的土便不要了,等水干了,就有一点少少的盐。
但吃着是发苦的,但他们也没吃过好盐,不知道真正的盐应当是什么味道。
“就这么吃吧!”老妇人笑丈夫,“昨日连粥都没有,怎的不抱怨没有小菜?”
老翁:“我就这么一说,哪里真要小菜了?我吃完就去山里走一走,不走深了,看看能不能找到些菜,带回来晒干了,也能吃久一些。”
老翁:“还得砍柴。”
老妇人点点头:“那我收拾一点粮食,给我娘家送回去。”
老翁:“应该的,岳父岳母以前给我们借了不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