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众人来到水仙镇已经四天了。上了几次玉尘峰,却始终没有任何的发现,连最沉得住气的席暮亭都有些着急了。众人一商议,都觉得只沿着山路走怕是难有收获,便一致决定从明天起到密林中搜寻一番。
说的虽然简单,但诺大的玉尘峰到处被密林覆盖着,要真个都找遍了,又谈何容易?头一天下来,别人倒没什么,席暮亭已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回到破庙便一头载倒在席子上,昏昏睡去。兰霁云见他如此模样实在于心不忍,便打定主意,下次只和谢紫灵上山,留下吴双照顾席暮亭。可谁知第二天一早,席暮亭又支撑着爬了起来,看他坚定的表情,兰霁云想要他留下的话竟未能说出口。
天色看起来有些阴暗,平日里早早便冒出头来的太阳,今天却一直躲在厚厚的云彩中睡着懒觉,不肯起床。没有了明媚的阳光,往日青翠欲滴的山林也忽然变得阴森起来。猛烈的风穿过树木,也不再有美妙的沙沙声,反而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音调。
众人在密林中细细搜索着,天已经越来越阴沉,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天空,与此同时,吴双惊叫了一声。众人望去,只见旁边的树林里密密麻麻俱是长满了野草的荒坟。几块残破的石碑零乱的分布在坟丘之间。一只乌鸦被吴双的喊声惊起,呱呱的叫着飞走了,声音在山谷中不住的回荡。这阴森森的景象让众人都有些毛骨悚然,又见天空已是阴云密布便急忙从树林中穿了出来,巧的很,不远处就是那座如意亭。众人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亭子里,不一会儿,豆粒大的雨点便倾泻下来,亭盖被打得噼叭作响。
这场雨就仿佛是老天爷憋了很久的一次酣畅淋漓的宣泄,过了很久不但没有停下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雨滴最后都变成了一条条雨线,在泥泞的上路上汇成了河。见此情景,众人都有些着急,而最着急的就是吴双。他不耐烦的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又坐下,忽然又双手合十道:“如意亭啊如意亭,你若是真的如意,就让雨停了吧,阿弥陀佛!”
谢紫灵被他逗得咯咯直笑,兰霁云也不禁莞尔。可旁边的席暮亭听了这话,心中却是微微一动,转头望向那块石碑。看了一会儿,他突然从石凳上一跃而起,冲进了雨幕中。其余三人俱是大惊失色,吴双喊道:公子,你干什么去?”席暮亭却不回答,跑到石碑前从上到下仔细观看,仿佛在寻找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又转到了石碑的背面,突然,紧锁的双眉猛的舒展开来,欢呼道:“你们快来看!”
看到席暮亭抑制不住的狂喜,三人也顾不得下雨了,连忙凑到石碑后面观看,只见上面刻着一行古怪的文字,竟与羊皮书上的一模一样。到处都找不到的线索,竟在他们多次路过的如意亭中,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四个人回到了亭子里,吴双啧啧称赞道:“公子,你可真是神了!你怎么知道线索在石碑上呢?”
席暮亭笑道:“这可全靠你的功劳!”
“什么?我的功劳?”这话弄得吴双一头雾水。
席暮亭道:“如意亭这个名字十分俗气,本来与玉尘峰的景致很不相称。但我一直也未曾在意,只道是起名字的人没什么学问。哪知你一祷告,我才发现这如意二字仿佛大有深意,竟像是在提醒我们这里是可以实现愿望的地方。于是我又仔细看了看那块石碑,发现石碑上的字是仿照黄庭坚的笔体。据那掌柜所说,这亭子建了一二百年了,而黄庭坚却是本朝之人,这就说明这块石碑是后来有人立上去的。看这亭子如此破旧,为何还有人给它立碑?既然立了碑,为何又不将亭子一同修缮呢?我越想越奇怪,就到石碑上一找,果然发现了秘密。”
兰霁云已不是第一次见识席暮亭的才华了,但听完了这番话,还是与众人一样佩服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