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误入江湖

书剑江湖 上官倩 2123 字 3个月前

在北方寒风呼啸、冰封大地的时刻,这个宁静的南方小镇却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上天就像是位偏心的母亲,将自己无限的温柔都给予了这个名叫江南的孩子。

在溪柳镇的一个僻静小巷里,有一座青砖建造的二层小楼。这是江南典型的住宅,坡型的尖顶、拱起的飞沿。

此刻,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书生正坐在二楼的窗前聚精会神的低头看着一本破旧泛黄的古书。院子里梧桐树上唧唧喳喳吵闹的鸟儿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专注。

忽然,院门一开,一个十六、七岁长相清秀的小书童,提着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兴高采烈的一边叫着一边跑上楼来。

“公子、公子,我买了条鲤鱼,刚打上来的,你看多新鲜啊!”书童兴奋的举着鲤鱼向书生炫耀着。

书生却仿佛没有听见,依然盯着书看,连头也没有抬。

书童不满的撅起了嘴,一把将书夺过,扔在了桌上。一惊之下,那书生终于抬起头来,无奈的笑了。这是一张略显苍白,但十分英俊的脸孔。浓密的眉毛下一双温柔而明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嘴角微微上翘,就算不笑的时候也总有几分笑意。而此刻,这张脸更是挂着春风般和煦温暖的笑容。

“吴双,你干嘛抢我的书啊?”书生问道。

“谁让你不听我说话哩。”这个叫吴双的书童道:“我说公子,你整天就知道读书,要是读点有意思的也行啊,反倒偏偏琢磨那些看不懂的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有什么意思吗?”

“这古文字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是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好好,你尽管作你的学问,可这鱼怎么做,总得先告诉我吧。”吴双举起鱼晃了晃。

“那就清蒸吧。”

“好咧!中午咱们就吃清蒸鲤鱼,公子你就瞧我的手艺吧!”吴双说着,飞快的跑下楼去了。望着他的背影,席暮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吴双是个苦命的孩子,母亲早亡。父亲因会几手功夫在临村的财主家作了护院。那知,一日土匪洗劫,竟将财主全家杀了个鸡犬不留,吴双的父亲也遭了毒手。那年,吴双只有十一岁。为了给父亲报仇,他不顾众乡亲的劝阻,卖了房子,到处打听那伙土匪的下落。但一个孩子独自流浪又是何等艰难。仇人没找到反而被小偷偷了盘缠,饿昏在席家门前。是席暮亭的母亲救下了他,在老夫人的劝说下,吴双终于留了下来。却怎么也不肯接受老夫人的提议做干儿子,只愿做席暮亭的书童。

那段时间,吴双人虽安定了,但仍念念不忘报仇之事。直到两年前,那伙土匪被官府抓获,全部砍了脑袋,吴双才算出了一口恶气,心情也变得开朗了许多。

席暮亭与吴双虽名为主仆,实际上却如亲兄弟一般。尤其是老夫人去世以后的这一年中,席暮亭伤心过度大病一场,全仗吴双细心照料。两个人从此相依为命,关系越发亲密了。而且仗着父亲当初留下的家业,两人的日子过的虽不算富裕,却也衣食无忧,逍遥自在。

见吴双走了,席暮亭又拿起了那本古书。尚未翻开,忽听一阵敲门声。

“来了、来了。”吴双急匆匆的打厨房里跑了出来。

敲门的正是那位白衣女子。在温暖的江南自然用不着穿棉衣和风氅,但她依然是一身洁白的衣裙。一手持剑,一手牵着那匹白马。柔风不经意间拂起了她的长发,秀发乌黑,只用一根银色的丝带在头顶拢了一条细辫,柔顺的垂在脑后,除此之外别无装饰。但纵有满头珠翠、一身凌罗,又怎及她美的自然,美的纤尘不染。

吴双打开院门……便看的呆住了。好在那女子十分大方,问道:“请问席暮亭席先生是住在这里吗?”

“啊?”吴双迟楞了一下,不好意思的笑道:“对,快请进来吧,我们公子正好在家。”说着,将这女子让进院来。

此时,席暮亭也已从楼上下来,见了这女子,他心中忽然联想起自己案头的那盆兰花,淡雅而芳香。

这白衣女子微微一拱手道:“席先生,小女子兰霁云,今日冒昧打搅了。”这女子竟真的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