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师父回来后,飞云和三门不再练师父之前所教的东西,而是各自练一本秘笈,有不解之处再去问师父。师父通常都会解释几句,有时容易懂,有时让人更不懂。
天气渐冷,树叶越来越稀,人们身上的衣服越来越厚。师父穿棉袄的时候,师兄弟俩才穿薄薄两层,丝毫不感觉冷。地里的活少了,青壮男人们把刀磨快,整理好破旧的弓箭,挑个吉日去山里打野物。
成群的人从寺门前走过,走入大山,三五天后从山里出来,身上挂着山鸡、野兔,偶尔有两人抬的大野猪。这样的打猎,半个月一次,过年前两个月总共有四次。
女人们在男人进山的日子,时不时地到五灵寺前看一看,常常顺便烧香许愿,五灵寺的香火开始多起来。谁看到男人们回来,就扯着嗓子喊几声:回来喽,都回来喽。村里的人都出来帮忙拿东西,去到晒谷场那边。
师父这时候敲响木鱼,不住念经。飞云站在门边看得呆了,回过神来,赶紧念几声“阿弥陀佛”。
最后一次打猎回来,人们把要卖的猎物装好,多是皮毛,腌肉通常是留下过年的。小年夜的前一天,送货的人睡一天觉,傍晚时饱餐一顿,赶着驴车出发。第二天早上能进城,送到常年收购皮毛的地方,卖掉东西。买好村里人要的物件,出城回家。
深夜到家,村里异常热闹,家家户户烧好两个热菜,搬出一坛子酒,都摆到场上围一圈。待卖货的人一回来,场中间的火堆点着,温上酒,过一个欢庆的小年夜。
年前年后烧香的人不断,师徒三人都很忙碌,这段时间的香火钱够维持大半年开销的。师兄弟两人练功照旧,只是每天都更早起,更晚睡。师父的背有点伛偻,师兄弟倒是越发精神。大年夜这一天,三人轮流休息,接待连夜出来点水灯的人。
冬去春来,桃红柳绿,乡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准备着农具,选好稻种播下。小孩也帮一下忙,或者找些瓜果种子种到墙根处。
飞云进步神速,全力一跃可跳上五灵寺的墙头,还可掰断碗口粗的树干。师父看着,微微点头,再陷入深思中。
转眼到了清明,女人和孩子去田里采摘蔓菜,回家捣碎和入面团,做成清明果子。天气好了,男女老少结伴到村外踏青,小孩子拿出做好的纸鸢,擎着线飞奔,不管能否飞上天,都是开心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