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瑞闫笑道:“下官老家便是京郊村落里的,这路修好了,于夫人闲暇时谈乐,等着老了也打算回村里休养。”
炊烟袅袅,鸡鸣狗吠,交通又便利,在村子里养老固然是个极好的选择:“待官道修建的更宽长了,想必会有更多的村落百姓有此等想法。便是为此,也得是想办法将路往长了修。”
“元大人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我且问大人,可知村野之间想修建砖瓦的人可多?”
元瑞闫忽而笑了一声:“瞧方大人说的,京郊百姓背靠天子,便是江南繁荣也不如京城富庶,这头的村野百姓大抵上的收入足够吃穿,自都是想挣一处青瓦房的。茅屋土墙冬日寒冷,京城这一带冬风萧瑟夏风急躁,时常都有屋顶的茅草被吹散,这家落到那家,土墙也容易坍塌。若是有条件,谁不想换做青瓦房。”
“您瞧那村落里,一户人家修房舍,周遭的百姓都来围观了。只当是看热闹?当真地里没有活儿了不成,说到底还是眼热自己也想修建。”
他又叹惋道:“虽说青砖建造的房屋稳固美观,但是造价极高,否则城中的房舍价格也不会如此令人乍舌,便是咱们工部许多老大人尚且在京中都未有房舍居住,还租用着房舍,若是在告老还乡的年纪还未攒够置买京都房舍的银钱,那便只能回乡去了。”
方俞闻言稍稍一顿:“假设在修建砖房的成本上下降一些,但是修建的房舍会比青砖房的坚固性要小一些,但是又比茅草土屋要强许多,有这么一个选择,百姓可会响应?”
“有这样的好事百姓自是急不可耐想要参与啊,修青砖瓦房手里的钱不够,退而求其次又能摆脱住土房,这是银钱短缺之人的首选。可哪里来这样的好事。”
方俞笑了笑,拍拍元瑞闫的肩膀:“这朝又有活儿干了。”
……
青砖作为建造屋舍的重要材料,价格昂贵,但所谓贵自然有贵的道理,建造成型的屋舍大抵是稳固美观耐久的,但制作工艺也十分复杂。
方俞简单的做了市场调研,了解了一番行情,在工坊寻下了制作红砖的材料页岩、煤矸石以及必不可少的黏土。
这个时代是没有红砖的,而在后世广泛使用的红砖相对于青砖来说耐久性虽然差了一些,也不如青砖使用的时限长,但是便宜也自有便宜的道理。红砖制作工艺比青砖简单,能防火,且红砖具有呼吸性,简而言之就是能够调节室内的湿度,一定的保温隔热的效果。
既是工艺复杂的青砖可造,红钻自然也能制造。
然而很快方俞便亲自监工成功烧制出了一批红砖来。
“京都小报,京都小报!京郊工坊烧制出了红砖,价格低廉,意了解者此处买报!”
报童在闹市吆喝而过,很快京郊工坊有一种同青砖无异,但是价格要更加便宜的红砖出现的消息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京郊工坊是朝廷的工坊,这消息应当是不会假。”
“小报上的大事件从未有过假的,工坊连水泥官道都能建造出来,有这样的一种砖石说来也是有可能的。”
“报纸上说首批购买砖石者可在原有的价格上降低,买多降多。赵虎,你家不是正打算盖砖瓦房吗?不去瞧瞧,这红砖的价格可比青砖的价格足足便宜一半呢。”
“俺爹早就去看了,时下京郊工坊外头专门有片地儿在展示红砖,好些人都在那头询问价格打听情况咧。朝廷有人做专门的讲解,俺爹说红砖虽不如青砖坚固,但是也比青砖要实惠的多。再者朝廷的人也未蒙骗大家,径直就说了这红砖比青砖便宜,但是不如青砖坚固耐久。”
“你这说的我都有些想过去瞧瞧了。”
“你们家不是才建了青瓦房,还去作何?”
“家里打算还建造个猪牛棚,要是红砖价格合适,也不用青砖盖了嘛。”
京城才从募款集资秀牌印中歇下火来,转而又被红砖点燃了热议,这一年头来就没消停过,天儿热,百姓更是热火。
城郊外开的场子被官兵围着,百姓要看问红砖随意,场地上的红砖堆积了两大个山包,任由着百姓抚摸抱起来感受重量,甚至是简单的敲打试坚固性。工部的人口干舌燥不厌其烦的讲解红砖的作用和青砖优劣的对比。
方俞将做好的介绍牌立在了场地外头,见着手底下的人讲解的面红耳赤的,激动的像是在卖自家的砖石,把百姓唬的一愣一愣的。他不由得感慨一句,诸位都很有做生意的天赋嘛,果然被迫打工和给自己打工的办事效率和办事能力是不能等同的。
“介绍牌已经放上了,诸位过来歇口气喝点水润润嗓子吧。介绍牌上写的清楚明白,就连价格都写上了,若是有不识字的再替他们讲解,就由着他们自个儿去看介绍。”
官员也着实是又干又渴,虽说是已经八月要末尾的天儿了,但是天气却是闷着热,一通忙活下来少不得一脸汗水。
“呀,这水一股茶果香,沁人心脾啊。”
“我这如何有股草药香?”
几个官员捧起水就牛饮起来,雪竹笑道:“我们正夫知道诸位大人忙碌辛苦,特地做了些消暑解热的果茶草药汤送于大人们。”
“可是又沾了方大人的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