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孩的躯壳负担不了过于庞大的神识,每日,他至少有十个时辰在昏睡,凡世本就难以探听修真界的消息,能动用的神识有限,他获取外界消息的来源,就只有轮班换岗来伺候的宫人。
闻九迟迟未来燕京,一定是被什么绊住了手脚。
而这恰恰是谢玄最担心的事。
亦是他对闻九唯一的隐瞒。
以此刻为起点,前后两百年,修真界人才辈出,不仅有许多异军突起的后起之秀,还有许多突破大乘、抵达渡劫、离飞升仅差一步的老牌大能。
最早,整个修真界还算平静安宁,魔、妖、鬼、道、佛,各宗修士互不打扰,都铆着劲等待自家大佬先一步飞升,偶有冲突,也不过小打小闹。
直到闻九的出现,让一切都变了。
窥伺天机的捷径出现,所有人都着魔似的,不再潜心修炼,转而争抢起一个未足百岁的小娃娃。
饶是曾经有想中立避世的宗门,也会因门下弟子受牵连惨死之类的理由,被迫卷入这场混乱。
修真界,讲因果讲脸面,打了小的来老的,不知不觉间,各个宗门元气大伤,好苗子死的死废的废,渡劫大能更是一个没剩。
偏漩涡中心的闻九仿若有天道庇佑,总能九死一生、于各个势力冲突的夹缝中逃脱,还越挫越勇,修为水涨船高,割据一方,行事乖张,成了大部分人要巴结讨好的对象。
紧接着,便是万佛寺潜心修炼的宗主首徒、短短数百年间接连突破元婴化神合体大乘,以半步渡劫的可怖修为,声名鹊起,下山捉鬼。
一开始谢玄也以为,时势造英雄,他天生佛骨,就是为了如世人所期盼的那样,收服恶鬼,还修真界太平。
直至他推开木门,见到棺材边穿好寿衣、在自己掌下引颈受戮的眼盲青年,谢玄才发现,现实与他想象的不同。
怨煞缠身,却也仅是怨煞缠身,闻九灵台清明,没有任何值得厌恶的“恶”。
世人错了。
天道却想世人将错就错。
无论谢玄如何替闻九念经超度,对方背负的怨煞都没有任何消解,甚至还有不减反增的迹象。
《地藏菩萨本愿经》,地狱不空不成佛,他本以为自己会与闻九在万佛塔下度此余生,却未成想,自己仅是离开一日应付来讨人的所谓名门正派,闻九便殁了。
无声无息地,正如话本子里终将败北的反派,注定不成活。
至此,谢玄才惊觉,自己与闻九的命运,好似早早被书写好,于是,他选择叛出师门,冒天下之大不韪,带着闻九的尸身一同寻找真相。
大劫。
闻九是大劫化身。
这就是他最终求到的结果。
彼时,上一任天道已化作人形,奄奄一息地倒在地上:飞升即得道,谢玄飞升,天道的位置却只有一个,他打不过对方,自然只有这一种下场。
按照最初的预想,谢玄下山前,修真界青黄不接,断无再有人飞升的可能,而谢玄本人,也该在与闻九的决战中,重伤跌落渡劫境,一辈子止于大乘。
可谁能想到,离功成仅差临门一脚时,闻九不按常理出牌,谢玄更是鬼迷心窍救下了自己的死对头,千百年的谋划一朝落空,这滋味怎能好受?
间隔太远,谢玄已记不清自己知晓真相时的具体感受,只记得满腔愤恨,无处抒发。
凭什么?凭什么天道想肃清修士阻止飞升,闻九就要被安上大劫的命格,一生与厄运为伍。
倘若这幻境真是依照他们二人的记忆交织还原,没了他在身边护着,闻九这一路上所遭遇的,岂不又会是无止境的恶?
思及此,谢玄努力撑着床榻想站起,被庞大神识拖累的身体却和之前的每一次一样,软绵绵使不上劲儿,摇摇欲坠。
“小心。”
正在他即将脸朝地摔倒的刹那,一只苍白纤细的手不知从哪伸了出来。
牢牢接住白白软软的奶团子,迷路迷了好半晌的闻九笑眯眯:“乖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