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爸爸笑了笑,好在厨房温度高,饭菜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凉,“那就再等半个小时吃饭。”

瞿秋离和瞿妈妈都没有意见了,瞿爸爸做饭也辛苦的。

母子俩继续讨论了半个小时,总算是把思路理清楚了。

“娘亲,谢谢您。”瞿秋离这会儿激动得不行,要不是今天说好要跟爹娘一起过生日,他都想回现代,去研究室报告成果了。

他有预感,有了他娘提供的这些资料,这次成功的机会要大很多了。

瞿爸爸也听得差不多,知道儿子是为了复原失传工艺,笑道:“别的我不说了,就纺织这一块,找你娘亲肯定没问题。”

瞿秋离不明所以,他原以为是因为娘亲是土生土长的古代妇女,所以才了解这么多的,难不成还有什么隐情?

瞿爸爸解释了一下。

瞿妈妈曾经是一个五品官员的庶女,而瞿妈妈的父亲却是织造司的官员。

那可是古代国家级别的纺织工厂了。

瞿妈妈做为庶女,肯定是接触不到他父亲的工作的,但瞿妈妈的姨娘,不,准确来说是亲娘,是织造司的织女。

不光如此,瞿妈妈的外婆,外祖母都是织女。

纺织手艺可以说是家传的。

而瞿外婆因为年轻貌美,又因为纺织技术十分出挑,被他那个所谓的外公注意到了。

这个时代,一个纺织女工而已,手艺巧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没有地位。

最后被收了房,成了小妾。

小妾生的孩子还不能叫自己娘亲,得叫正房娘亲,只能叫自己姨娘。

但这也并没有什么关系。

瞿外婆长期屈居后宅,瞿妈妈又只是个女儿家,家里并不重视,所以瞿外婆就将自己的手艺偷偷全部传给了瞿妈妈。

瞿妈妈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学织布了。

同样的,她也十分有天赋,十来岁就能织出云锦了。

这些年,瞿妈妈和瞿爸爸住在山上,他们身上穿的,可都是她一点一点织出来的。

到现在,可以说,手艺是一点都没有生疏。

瞿秋离这才知道有这么一段故事。

真要说起来,他娘亲这手艺,要是在现代的话,顾及得是国宝级纺织大师了。

“其实你要是方便的话,可以把蚕丝送到我这里来。”瞿妈妈没有织过那么轻的纱衣,所以也没什么太大的把握。

但是如果可以试试看,她就应该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了。

而不是像儿子这样,像只无头苍蝇,所有纺织知识都想一股脑研究透彻。

瞿秋离仔细考虑了一下可行性,最后同意了。

就算他娘亲这里织成功了,那他也没办法带回去,但是,他可以把技术带回去啊。

再退一万步,哪怕是失败了,无非也就是浪费一些蚕茧而已。

虽然研究室的蚕茧不多了,可这不是马上过年了嘛,年后就开春了,开春了就能继续养蚕了。

再不济,他们还能用暖房养蚕。

总之,试一试,没有一丁点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