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米沙低着头,半响,他轻轻问道:“嘿,如果我学不好芭蕾的话,是不是永远都无法超越吉利斯和威利他们?”

张素商听了,干脆的回道:“如果你想更进一步,要做的无非就是加强技术,或者是提升表演,这和练不练芭蕾关系不大的。”

他舞蹈底子那么好,在比赛里碰上会四周跳的对手时不也只能甘拜下风?

米沙痛苦的低头:“可是我曾经骨折过,我无法在跳跃方面超越威利,规定图形又不如吉利斯。”

曾经骨折但依然敢继续冲击四周跳的张素商:“……多补钙,兄弟,平时多做陆地训练,你可以的。”

将这个一直拿不到冠军,显然心理压力山大的运动员送回去后,张素商浑身湿淋淋的和阿列克谢回了家,夜风吹得他哆哆嗦嗦。

阿列克谢体贴的走前面为他挡风,感叹着:“我以前从不知道,运动员为了一场胜利,要背负这么大的压力。”

张素商在寒风中打了个喷嚏,仰头看着漫天的星星,回了一句:“因为他想给祖国带来荣誉啊。”

对于一个新生没多久的国家,一个冠军头衔不仅是个人的荣耀,也能为同胞们带来更多自信。

而对还在苦难中的祖国来说,他们是不是也迫切的需要一块奖牌呢?

想起白天丹尼尔的表现,张素商想,或许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觉得中国根本没人能参加世界级运动赛事,也没人懂竞技运动。

他长叹一口气。

要不他还是再提一下训练强度吧。

张素商心中隐隐出现一个念头,但他没想到的是,米沙第二天敲响了他的房门,一脸严肃的问:“请你告诉我,昨晚你说的陆地训练有什么用。”

作者有话要说:

文里提到的吉利斯是个超级大佬,他是目前为止全世界唯一一个拿到了冬奥三连冠的男子单人滑运动员,20、24、28三年的冬奥冠军都是他,而他本人的学生索尼娅.海妮则是28、32、36的冬奥三连冠。

第14章

陆地训练就是通过有氧加强体能,再用无氧运动加强力量,接着跳舞练柔韧和体态,再在陆地上做跳跃啊。

“有句话说得好,陆地训练都做不好的运动员,到了冰上也不会有大出息的,只有耐得住陆地训练的枯燥和辛苦,才能在冰上大放光彩。”

米沙才喝完一大杯牛奶,站在张素商边上,仰头看人:“这句话谁说的?”

张素商:“我说的,你能跳多高,看的是你的臀腿力量够不够,而你跳得越高,能转体的时间就越多,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米沙思考了几秒,干脆点头:“对。”

张素商:“那你旋转时速度快不快,是不是要看腰腹力量?”

米沙:“对,还有平衡能力,否则转太快了我站不稳。”

这就是了,运动员在场上表现的如何,不光是技术问题,还和身体的素质有关,这些对运动员来说也是常识了。

可是作为运动员,米沙自认身体已经胜过普通人一大截了,他可是能一口气跑完五公里,还精通目前已有的所有规定图形,甚至是在冰上做5种旋转、会4种两周跳的男人!

张素商默默看他一眼:“哦,你好厉害哦,那你可以在陆地上做跳跃吗?”

米沙轻蔑一笑:“当然可以。”谁还没试过在地上做跳跃了?

他助跑了一阵,双足呈八字跳起,来了个陆地萨霍夫两周跳,顺带一提,萨霍夫跳的创造者,就是第一位花滑男单奥运冠军乌里希.萨霍夫,他和吉利斯一样都是瑞典人。

张素商看他一眼,脱下外套,活动一下关节,同样开始朝前助跑,也是一个两周跳。

花样滑冰的跳跃要看童子功,没童子功的人极限就是两周跳,天赋高点的练出个低级三周也就差不多了,张素商的身体状态还没调整好,现在的极限是阿克塞尔两周跳。

阿克塞尔跳在1882年由挪威运动员阿克塞尔.鲍尔森完成,是六种花滑跳跃中唯一跳跃方向在前边的,加上需要比其他跳跃多空中转体半周,因此也是六种跳跃里难度最高、分值最高的。

毕竟习惯了朝后面跳,就这一个跳跃方向与众不同,还要多转半圈,练起来肯定让人不习惯,而在当前这个年代,一周半已经是所有人的极限,两周半都没出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