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衍宗弟子傍身的有两样东西,一样是本命应盘,另一样就是应盘衍生出的本命应物。

就比如岑殊的应盘是他的翻手星河,应物是棋子;颜方毓的应盘是他的折扇,应物是扇上墨字。

薛羽低头看去,所以他的应盘是只大海碗,应物不是什么水饺子面条子,而是……糖花生豆?

他伸出舌尖舔舔糖衣,发现那味道尝起来,跟当时莆禾撒进他碗里的那把糖花生相差无几。

……甚至还能吃?

薛羽把两个问题生出的两颗糖花生一个号一颗分着吃了。

吃起来亦跟普通糖花生相差无几,只是到达胃里后,两颗花生登时化为小股熟悉灵力逸散四肢——本质还是灵力凝出的东西,不是真的。

薛羽心下已经有了看法。

看来大小号一起捧碗感应天地的方法是可行的。

薛羽想着,这大概就是因为他实力不济,就得像鸣人用影分/身的方法搓螺旋丸一样,自己也要跟分/身一起搓应盘才能卜卦。

只可惜光能沟通到所谓天地还不行,只问了两个问题他便感了疲惫,甚至无法维持卜卦的状态。

想要独独用是否应来卜算出岑殊到底在哪儿,恐怕得耗费一些时日。

接下来薛羽便发挥两门理论课的最大作用,上课补觉,下课撒丫子满山头跑。

以“岑殊是否在我半径五十米范围内?”“岑殊是否在前方/后方?”为问题卜卦,在无名峰进行地毯式搜索。

天道安稳运行这千万年,大概也没见过有人这样鸡贼地问问题。

偏生比起“此子后天会不会长歪”诸如此类涉及未来走向的问题来说,这样卜算一个事实既定、且答案简单的问题,除了费功夫以外其他什么都不费。

就像是玩猜数字游戏,大佬只需问“数字是几?”就能解决,用应否卦却只能从“数字是否在1-100?”之间逐渐往正确答案上推算。

也就薛羽这种一只脚尖刚踏进门里的初学者才会用。

于是卜算进行到第三天,岑殊闭关的具体位置便被薛羽吭哧吭哧算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给好大儿点个技能

第28章 028

我国古建筑大多符合三段式的审美方式。

即一座宫殿由屋顶、屋身、台基三个部分组成。而它们的体量匀称,视觉上来看相差不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建筑的屋顶通常都大得很夸张。

天衍宗各峰的宫殿也能这样分三段,只是它的须弥座修得特别高耸,足要砌上千级台阶才能登上顶。

小小的宫殿群建在上面,屋子主体与过高的须弥座相比,便显得比例极其失调。

——不,相比起更具有装饰定义的“须弥座”,天衍宗这样的,准确来说应该称之为“高台”。

就像观星课一定要在最高的天地为鉴峰上一样,天衍宗卜算天机讲究的就是沟通天地。

因此住在高台之上登高望远享天幕之气,对于天衍宗弟子来说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因此每一座宫殿放在别的地方都可以说是瞭望台。

但无论是“台”还是“座”都属于“基础”的范畴。

基础嘛,最重要的自然是牢靠。

如果不是真的被薛羽一点点卜算出来,他压根没想到,无名峰他们所住的宫殿下,本应该由夯土夯实筑基——表面包一层砌砖石的白玉高台,里面竟然有一小部分是中空的!

而岑殊的秘密闭关地点,就在那间如密室一般的小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