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长江的密咒 古官 4166 字 3个月前

【全本精校】《长江的密咒》作者:古官

编辑推荐

长江流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亿,是人类居住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这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也是一条神秘之河。长江流域大部分处于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北纬30度地带,诞生了众多神秘文明。仅被人发掘出来的就有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明、马家浜文化、良渚文明、吴城遗址、炭河里遗址、彭头山文化、玉蟾岩遗址、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大溪文化、三星堆文明等,此外,长江流域还流传着数不胜数的上古神话、传说以及地域色彩极为浓厚的民俗故事和咒语、禁忌文化、未解之谜。还有多少神秘等待人去发现?又有多少禁忌不为人知?

从来没有一本小说,能够像《长江的密咒》一样,全景式地展现长江流域的禁忌和神秘文化。翻开《长江的密咒》,犹如进入一幅关于长江的神秘画卷。从巴人的祭祀文化到荆楚的图腾崇拜,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成为千古之谜的三峡白帝城到可可西里的原始秘境,从江中水怪到地下未知生物,从民间秘术到地方咒语禁忌……

翻开本书,你将追随主人公踏上一条未知、神秘、诡异的寻找之路,进入一个以长江流域为背景的神秘的民间江湖,接触到长江人祖祖辈辈绝口不提、讳莫如深的各种诡异往事,了解到淘河、鬼斗、阎王钩等诡异的传奇古术,以及“三门一斗”等特殊手艺人隐秘的生活。你还将看到关于长江龙王、长江巨鼋、青铜古棺、落宝金蟾、镇河石碑、江底鬼轿、望月神鳝、湘西赶尸、千年金蛹等一系列诡异至极的故事……

这就是长江流域一直未曝光的神秘,一个你也许从未真正了解的奇异世界。

信不信,翻开《长江的密咒》你就知道!

内容简介

中国首部讲述长江流域禁忌和神秘文化的百科全书式小说

波及11个省、市、自治区,5000年来长江人祖祖辈辈绝口不提的诡异密咒大曝光!

长江龙王、江底鬼轿、镇尸棺究竟是何物?淘河、鬼斗、阎王钩又是何等特殊民间职业?这一切都随着一座古老的地下城而浮出水面,从此,一个充满禁忌和诡异的长江民间江湖被公开……

翻开本书,你将追随主人公踏上一条未知、神秘、诡异的寻找之路,进入一个以长江流域为背景的神秘的民间江湖,接触到长江人祖祖辈辈绝口不提、讳莫如深的各种诡异往事,了解到淘河、鬼斗、阎王钩等诡异的传奇古术,以及“三门一斗”等特殊手艺人隐秘的生活。你还将看到关于长江龙王、长江巨鼋、青铜古棺、落宝金蟾、镇河石碑、江底鬼轿、望月神鳝、湘西赶尸、千年金蛹等一系列诡异至极的故事……

这就是长江流域一直未曝光的神秘,一个你也许从未真正了解的奇异世界。

作者简介

古官,自幼生活在长江边,耳闻各种和长江有关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目睹长江流域各种民俗、禁忌,并亲历许多无法言传的神秘之事。2011年起开始写作《长江的密咒》,被誉为开启了一个神秘的民间世界。

楔子 隐藏在上古传说中的长江秘密

我所要讲的,是长江边上发生的各种古怪事儿。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河流之一。长江,起源于唐古拉山脉万年不化的雪山,横亘了中华大地,发端于上古,却又在中后古超越了黄河文化,形成了自有独特体系的长江文化。但是纵观古代的众多文献资料,对于黄河一向是大书特书,毫不吝惜溢美之辞。却对长江避而不谈,纵然书写也只是一笔带过。

似乎所有人都在刻意地回避“长江”这个话题?

这全是因为长江在古代,的确是一条不同寻常的大河。

在那浑浊的波涛汹涌中,实在是隐藏了太多令人瞠目结舌的离奇和诡异。

先从一份数据说起吧。

据历史记载,从汉代到清末的2000余年中,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200余次,平均10年一次。即便是到了现在,我国政府对于长江流域的水灾问题仍是忧心忡忡。为何长江流域水灾频繁?为何治理这么多年的长江还是未能摆脱水患?

这其中的秘密和忌讳实在是太多了。

长江河道绵延流长,在有些地方就显得非常曲折,自古以来就有“长江十里地,九曲八连环”之称。加上河床上淤积的泥沙过多,每当汛期来临,就极易酿成泛滥成灾的水患,咆哮的洪水翻天覆地,有时便会带出来很多不可思议的诡异事物来。

而在滚滚的长江水中,最神秘最引人遐想的莫过于各种水中怪兽、金沙大王、铁棺龙王以及各种巨鼋(yuán)、鼍(tuo)龙、走蛟之类的邪乎事儿了。

传闻中的“金沙大王”其实来源于一次扒河的经历。

所谓扒河,其实就是旧时候长江边上的人对于疏通河道的统称。河道淤积泥沙过多,必须定期进行清淤,以确保在汛期来临之前畅

通无阻。上世纪三十年代,长江四川段在一次定期清淤时,河工们扒开淤积在河床上的泥沙后,曾在三米深的河床下发现了一根海碗粗的白柱子,看样子古老而斑驳,还以为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宝贝。随即越挖越深,最后挖到十几米深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再挖下去了……

事实的真相是:那竟然是一根巨大到无以复加的人的脊椎骨,一节一节的,淤积在滚滚长江的水底,直接贯穿整个河床深处。只是因为实在是太大了,刚开始才会被扒河的河工误认为是白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