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皆离得远远的,免得还没开宴就撑着。
李木槿极没眼色地凑过去,磕磕绊绊地背了几句,问:“这篇文章不好吗,为何不能中?”
魏禹面色一变,谨慎道:“烦请县主再背一遍。”
“民为水,君为舟……”
“水平则舟顺,水倾则舟覆……”
这次声音提高了些,李鸿也听到了。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双双皱眉李木槿背的这段,出自状元卷。
作者有话要说: 啊……因为手受伤了,原定的【周五】完结可能做不到了,大概要多写两天了……宝宝们晚安哦!明天见~
157、君子
大业立国之初,科举取士制度尚不完善,没有殿试,只有吏部复试,考试通过得以任官,过不了的只能去各地节度使处做幕僚。
所以,金榜上的头名便可称为“状元”,状元郎的答卷就叫“状元卷”。
李木槿背出的策论,便是出自状元卷。
当时,主考官把前三名的试卷一并拿给李鸿看,让他点出头名。
李鸿毫不犹豫地选中了这一份,正是因为那句“民为水,君为舟”。
李鸿严肃道:“槿娘,你再说一遍,这名考生叫什么?”
李木槿紧张道:“秦玉,他叫秦玉。”
“不是郑思?”
李木槿眨眨眼,“郑……堂舅不是状元郎吗?怎会在小食铺借酒消愁?”
魏禹确认道:“是秦玉亲口跟你说这篇策论是他写的,而不是从某处听来的?”
“他没说,但他都背出来了。”李木槿肯定道。
李玺听出苗头,问:“会不会是堂舅告诉那个秦玉的?”
魏禹摇头,不可能。
考生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揭榜之前绝不会泄露自己的答卷,就连至亲都不透露半分,更何况是陌生人。
李鸿脸色非常难看,但他还是抑制住了情绪,看向郑嘉柔。
郑嘉柔温声道:“不必顾及我,只管去做。”
李鸿抿唇,怎么可能不顾及?
他的妻子,为了他,为了他们的儿子,为了那个并不值得的郑家,吃了太多苦,若他再不能为她考虑,就枉为人夫了。
“不必想如何把我择出来,也不必考虑郑氏一门的荣辱。尊荣是自己挣的,不是旁人给的。”
郑嘉柔上前一步,温柔却坚定:“我不只是郑家女,还是大业的皇后,是一国之母,你和书昀想要的公正,学子们想要的公正,我也想要。”
李鸿紧紧地握了握她的手,转身下令:“将秦玉和郑思带去太极殿。”
末了还是加了一句:“悄悄的,不要闹出太大动静。”
飞龙卫领命而去。
李鸿和魏禹向太后告了罪,移步太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