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背的时候觉得很搞笑,魏禹一声声唱着,他却不知不觉听得入迷了。
第一次发现,魏少卿的声音居然这么好听,像是……像是清晨慈恩寺的钟声,或者比那个还要好听一些。
用的不是长安话,字音软软的,很温柔的样子,像是在哄他。
“这是乐府民歌,写的是人们在劳作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魏禹目光平静,“倘若大业的百姓都能像歌中所写的那般,即使在田间劳作时也能愉快地唱着歌,不必为田赋忧愁,没有劳役之苦,便是真正的国泰民安。”
“啊……是吧。”李玺干干地应了一句。
其实不太懂,就是唱个歌而已啊,也要讲这些大道理吗?
小福王觉得有点累。
怪不得那些龙阁宰辅全是白头发。
突然有点担心,如果魏禹入了龙阁,会不会真变成老头子?
单是瞧着他那双骨溜溜乱转的漂亮眸子,魏禹就猜到他在想什么。
无奈地摇摇头,慢慢教吧!
可喜的是,有小马王在前面吊着,李玺小王爷热情极高。
背完《江南》又立马找了一首《薤露》,这首更短,拿眼瞄了一遍就背过了。
继而是《箜篌引》《蒿里》《东光乎》,都是念一遍就能复述。
一首两首是巧合,三首五首皆是如此,魏禹不由重视起来。
他翻出一首稍微长点的《平陵东》,总共十二个短句子,五十二个字,又是一遍过。
关键是,李玺根本不理解诗意,有的音都读不准,只是按顺序记住了每个字!
魏禹确定了
这位被无数人形容成“不学无术”的小福王,过目不忘。
作者有话要说: 嘻嘻~~二更来啦!
谢谢宝宝们的霸王票和营养液~明天整理一下再名单贴出来哦~
先鞠个躬,宝宝们破费啦!
32、有了他(一更)
李玺有自己的小心思。
他喜欢听魏禹的声音,所以每背一首就让魏禹唱一遍。
越听越觉得,魏少卿好厉害,每首歌唱出来的情感不同也就算了,竟然还能使用不同的地方话!
比如《江南》,用的就是温温软软的江淮话,比如《陌上桑》,就是古地邯郸的一种古韵十足的语调……
李玺凑到魏禹跟前,捏他的脸,戳他的下巴,揪他的耳朵,把他像个布娃娃那般摆弄。
“你真的是人吗?是假的吧?一定是神仙座下的小金童吧?我要看看到底是泥塑的,还是木头雕的。”
魏禹捉住他的手,笑道:“少年时在平康坊写曲子,日日听歌伎们哼唱,听得多了便能哼上两句,只学了个皮毛罢了。”
“不,你就是很厉害,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人。”小福王长长地叹息一声,感慨道,“没想到,我也能跟聪明人做朋友。”
魏禹心内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