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倘若她只说自己,魏禹根本懒得理她,涉及到小金虫,可就不能轻易放过了。

“有人想嫁一个七品主薄,尚且要绞尽脑汁,自然无法想象同亲王府‘攀上关系’的好处。你猜,若有‘自甘下贱’的机会,是萧氏会放过,还是二妹妹你会放过?”

短短几句,毫不留情,精准打击。

魏清清气得直发抖,“兄长,我是为了你、为了魏家的名声才多嘴奉劝两句,你何必如此羞辱于我?难不成你以为我在嫉妒你吗?”

魏禹一笑,道:“还算有自知之明。”

一是多嘴。

二是嫉妒。

魏清清气哭了,转身跑走了。

魏禹绕过主院,挑小路回了自己住的偏院。

院中,消失了大半天的仆从已经回来了,正打扫院子、整理厨房。

魏禹朝灶间看了眼,视线扫过李玺扒过的木门,坐过的竹椅。

回到书房,把李玺送来的那些聘礼一样样拿出来,擦了擦,看了看,在书架上摆了摆,又依样放回去。

书房角落有个大箱子,里面放着屋中原有的摆件,魏禹没往外拿,只小心地捧出一个白瓷小人,放在棋盘上。

正是和李玺的小人“议过亲”又被小福王嫌弃“年纪大”的那个。

李玺来的时候没有问起,魏禹也就没拿出来。年少时的那次意外的相遇,太后娘娘没跟李玺说,魏禹也就没提。

大概是近乡情怯吧!

以及,太在意。

怕万一说了,李玺轻描淡写地回一句:“哦,原来是你呀。”

他会承受不住。

他没有那样的自信,觉得小福王一定记得他。

那天李玺说的话他记得一清二楚,掰开了揉碎了、反反复复分析过几百回,都没觉得李玺说的那个“心上人”和那天晚上的事有什么关系。

李玺当时说的是“我和他从小就认识,他帮过我”想来是在自己把他带进学舍之前罢。

他还说“后来当然见过,不然我怎会心仪于他”这就说明,李玺的“心仪”和那天晚上的事没什么关系。

上次他特意提起这个瓷娃娃,其实就是试探,然而李玺没想起来,今天来了也没问一句。

毕竟只是六岁的小孩子,或者早就忘了自己送出过这样一件礼物。

可是魏禹很在乎。

他宁可相信李玺还记得,也不愿听到他笑嘻嘻地回一句:“啊,你不说我都忘了还有这么一回事。”

想想就窒息。

归途中,李玺问起了魏家的事。

萧子睿没瞒他,毕竟也不是秘密,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

当年,魏禹的生母姜氏与父亲魏凉相识于微末,也算青梅竹马,后来魏凉中了举,当了官,又有了魏禹,一家三口着实过了两年好日子。

只是,姜氏生产时伤了身子,后来又怀了老二,生产的时候一尸两命,早早地走了。

魏凉却是官运顺畅,步步高升,继而被萧氏家主看中,娶了主家一个庶出的女儿做继室。